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台南市計畫在四年內,將啟動第一條先進運輸系統,打造適合台南的「捷運」公共運輸系統。交通局表示,目前在市區規劃二條路線,已完成期末報告,並提報市府核定,希望未來能提供快速、彈性、低成本的公共運輸。
交通局規劃的先進運輸系統平實轉運站示意圖。(圖由交通局提供)
交通局規劃的先進運輸系統平實轉運站示意圖。(圖由交通局提供)
交通局長張政源表示,目前市區規劃的二條路線,一為平實營區到安平,另一條則為市區環線(中華東西南北路),規劃未來兩條都會做,但會擇一優先施作。
張政源說,台南的捷運公共運輸系統一定要做,台北的捷運、台中的BRT及高雄的地面輕軌,評估後不一定適合台南,交通局將興建適合台南DNA的捷運系統,市區將不再是公車捷運化,運具包括輕量捷運「PRT」、「Monorait」等型式,會採取高架化單軌行駛。
根據國外案例,「Monorait」單軌系統每節車廂承載七十人,一列車掛四節左右;「PRT」則屬個人捷運型式,單一車廂坐廿人以內。
張政源表示,若採用單軌運輸系統,依程度難易,一公里造價約六至十億元,以安平線約十公里為例,所需經費估計約一百億元,計畫對外招商採BOT的方式興建,也不排除自建。
一軸三心 交局按表操課
張政源說,先進運輸系統的規劃,將不會只偏重市區,該局規劃的「一軸三心」先進運輸系統,除市區府城都心外,還包括善化南科都心及新營都心,第一條將於一○七年啟動,目前目標至少要於四年內定案開始推動,其他路線再逐一推動。
交通局表示,包括路線、運具、興建方式的選擇,已報請市府核定,未來將由市長對外宣布。
是個利多嗎
moonmoon9931 wrote:
是個利多嗎
是不是利多 因人而異 不在於住在哪一個區塊 而是個人的思維
有些人會隨著環境變化做調整 自家門口通常沒有利多 會想辦法搬到環境更好的 所以有利多就是利多
有些人會坐在哪裡不動 等別人把利多送到他家門口 別處利多會被解讀是自己的利空
參考網友貼圖,初期的捷運在於觀光需求 搭配密集大樓與好走路的動線 比如說安平線 走永華路,轉光洲路到慶平路
就是符合觀光需求與大樓密集與好走路的動線 三項因素相輔相成
高架 單軌 輕運量意味很濃的觀光捷運 走永華路看到的是台南市的先進都會區 大樓是新的 若是晚上未來新的大樓夜間燈光就很漂亮有身在都會中心的感覺, 在走光州路經過億載金城與林默娘與安平歷史風景區 在沿運河到運河星鑽 本身就是觀光路線
坐在捷運就在欣賞風景 就是觀光需求 這樣的捷運蓋好 很多人會為了來坐捷運看風景而來
就是遊樂園化看過都會看風景. 若有達到預期效果 建議沿港灣海岸在做一圈 一票看到底

huang0530 wrote:
個人還是比較支持走永華路的版本
放心好了 依照正常的邏輯推理就沒錯 媒體參考就好
最早的圖因為沒有確定走高架或沿路面走 如果是沿路面走 就比較沒有站體的問題 目前幾乎所有五期建商的捷運圖就是早期的圖
今天有人問起站體的問題 確實是一個好問題 我們發現永華路的各站已經調整了 原來育平站與上閑悅前面的站不見了
除了健康三街與永華路的交叉口外 幾乎所有的站都移到有公用地的點 出安平區也一樣
其實就是符合高架的方式 在上下高架捷運站需要站體
雖然交通局長說 環線是中華東西南北路 但是像中華南北路目前就是不經濟路線 所以新的圖分成兩階段或三階段來建中華東西南北路捷運也是符合常理的
也就是上面的圖 參考性蠻高的 不太可能像新聞報導的一條線直接拉到安平 這樣能擺的站實在太少了 不符合經濟效益 BOT沒廠商敢做 我想是因為新聞記者只是聽說是安平線 沿運河 結果地圖拿來隨便畫一畫 到底哪站體在哪點根本沒畫
應以[台南市主要計畫第五次通盤檢討裡說明書裡面附的圖]為主要參考 目前尚未定案 不過走永華路應該是樂觀的
ryusiantw wrote:
開元到安平騎機車也才...(恕刪)
如果整天都要以私人載具來衡量公共交通建設的話
那什麼都不用蓋了吧
今天台南已經評估過人口跟經費因素所以選擇高架輕軌
花費也已經比台北捷運少非常非常非常多了
多一項方便的交通工具有什麼不好?
下雨不想騎車出門不行? 不想開車找停車位花停車費不行?
更不用說老人跟小孩了,尤其馬路三寶之一的老人騎車真的很誇張
騎得慢又愛靠中間,左右轉根本無預警隨他高興的
就因為台南路小才更需要多一點交通工具來減少一些馬路三寶上路吧
我幾乎每個月都會上台北,小時候也在台北長大,離開時淡水線剛通車而已
現在每次上去都覺得有捷運真的方便到不行,搭配短程公車想去哪幾乎都到的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