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大的問題就是預計2016年後改制,會以你當時登陸的價格為基礎,倒楣的還是你登錄比較高的人高雄某建商在某區蓋的幾棟大樓全部要求寫保密合約,實際成交價16萬,合約送過來都是18萬,半年後那塊重劃區所有的房價就被吵起來,都利用人貪心的一點,認為未來賣掉克的財產交易稅會比較少,洗腦完後,真正獲利的還是拿下整片土地的建商,死的是兩稅合一後那群買方。以上也只是近期重劃區最常玩的案例分享之一YC0703 wrote:建商開價1200多,...(恕刪)
實價登錄本來就是參考用~同樣區域同樣坪數~假設有成交10萬和15萬~買方眼睛永遠只會看到10萬那筆~賣方永遠只會看到15萬那筆現在稅制改~登錄價格比成交價高未來賣掉稅金會繳比較少~但相對會炒作附近房價~就看公眾利益和私人利益如何取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