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直在關注台南的大樓,每條重要道路上大樓看板廣告一間比一間多!
但在傳統的台南,老一輩普遍不買大樓心態,卻在台南大樓狂蓋實在很奇怪!?
尤其聽聞明年一堆大樓蓋好(成大城1600戶等),再加上每每經過一些成屋建案(太子雲端等),
總覺得真正住的人不多?點燈率也不高?
但我覺得奇怪的是,建商不是應該是最敏感的嗎?
畢竟消息總比一輩子可能買不到幾次房的民眾靈通!
但問題在,為何大樓建案還是一直推呢?莫非真的有其需求性?
103年9月台南地區人口統計 大台南人口不過188萬 (真正在市區約80萬多人口)
http://mychannel.pchome.com.tw/channel/class/class_paper_open.htm?d=2014-10-16&e=fr_123&t=.htm&j=3097&f=main&v=1
近幾年移入人口也有限,能夠創造外來人口移入的南科多數也為藍領階級,白領還是少過竹科,
我實在很好奇究竟是如何支撐這些大樓?沒有供過於求嗎?
目前能想得到的需求:
1.傳統大家庭開始搬出形成小家庭一家二至四口能夠有這些需求!
2.市區沒有土地了
3.利率很低,又多能全貸或9成貸款,甚至預售屋不用貸款,買房當作投資(例如成大城紅單轉讓)
2015年 的台南大樓 會不會供過於求呢?
自住的請站邊邊去。




您要是買了,記得將來一定要標明這是投資商品,歡迎下一位投資客,自住請繞道,別來害了這麽高貴的品質, 您要是住了, 就沒價值了。



shyla wrote:
台南的案子很多都是外來投資客買走, 有的買家甚至來自對岸,
房地產不只是用來自住, 儼然變成是一種投資商品, 同時也是抗通膨的工具,說不定還供不應求哩!
愈貴愈有人買, 投資客賣給投資客買貴賣更貴, 房價轉手間就上去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