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成長生活在(原)台南市已長達數十年之久
也很榮幸身為府城人所擁有的文化氣息和優質環境
很多親朋好友來遊玩時都對這塊土地讚不絕口
幾乎都表示未來退休後或有機會想搬來台南定居
唯一吐露出不滿的意見都是...
車速好慢,紅燈好多,不是很近嗎?怎麼這麼久還沒到...?
或許是先天發展格局的因素
再加上後天人謀不臧的關係
(原)台南市區的道路街道普遍狹窄且路口頻繁
稱得上檯面的大路頂多五、六條
例如:外環道中華東西南北路、東豐路、小東路、林森路、崇明路、夏林路
其他重要幹道如:東門路、大同路、開元路、公園路、西門路、府前路、健康路..等
頂多三十公尺寬的雙向二汽車道+機車道(別說機車道了!根本都被路邊停車佔走了)
80%以上都是二十公尺寬的雙向一汽車道+機車道
而且常常一個紅綠燈等了一分鐘好不容易轉綠燈了卻頂多只能通過8~10輛汽車
主要原因不外是待轉車阻礙直行車、槽化線不足、車道分流標示牌不足、秒速設定不當..等
總是剛起步不久行駛不到200公尺又遇到下個路口轉成紅燈
讓市區行車速度時常保持20km/hr以下走走停停
無形中也浪費的許多時間成本與燃油成本
也讓市區的空氣汙染和噪音汙染程度間接增加
我想台南市可能缺乏一個精明能幹的交通處長吧!?(市政府有這單位嗎?)
或者大家多年來早已習慣了這種行車速度和用車模式
也對不合理的道路規劃細節感到麻痺而默默接受
就請大家一起來挑出改善台南市區交通毒瘤的癥結
針貶出哪裡不合理或不適當或不足夠及「必須要」的地方
趁著市議員和市長選舉即將如火如荼地展開的良機
一起給這些該為市民多設想多服務的關鍵人士一些壓力
希望能讓我們居住工作的台南府城有更優質的生活環境
台南的號誌系統應該是傳統類比式
常由路口站崗指揮的警員手動調整
有些臨時調整之後只根據當下的車流設定
完全沒有考慮尖峰時段及道路負荷量
當然更別說有模擬車距、車速和起步延遲的變數
如果再遇到馬路三寶就更無言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