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關於成大城的討論,持續了快一年了,照此熱度下去,可能到交屋後都還是討論焦點。
討論任何主題,正反意見均會有,但是能夠創造話題,至少該建案不會被埋沒,如藝人一樣。
本人是有買此建案的,當然,人人都期待房子以後能上漲,希望他會跌的,只有沒有買的人,
除非一輩子都不買房,不然只要名下有不動產的人,概括都算是房子飆漲的既得利益者。
很多觀念,會隨著時間而改變,買房子的觀念也一樣,
很多人都會用先入為主的舊觀念,評論時事,但經驗法則不一定就適合現在,
說句不中聽的,我相信的真理是,"房子是給有錢的人買的"。
人人均富這樣的觀念,根本與人性不符,口號喊喊就好,
以現況而言,我寧願相信貨幣的實質購買率會降低,而台灣普遍受薪階級的薪資會停滯。
簡單說,房子不是增值了,而是貨幣貶值了,所以房價要隨著貨幣貶值而調漲價格。
但是很多人會說,那是你沒看過房價漲到高點後下跌的情況,這是事實,
然而這也要看地區,台南的房價相對其他地方而言,它不算貴,
而只是它便宜的時間太久了,所以覺得目前的房價沒有這個價值。
回應本文第一個論點,或許哪一天,大家都覺得台南的房子,就是值這個價,
這很難說,對吧?
誰說正台南市中心,在成大這麼好的生活圈,房價一定要比高雄、桃園、台中低?
成大在怎麼說,在台灣的大學排名,怎樣也是排前四強的,
只要資源慢慢引進來,絕對是有機會變成讓多數人認同的生活圈,
而不是只因為他在台南,所以它不值這個價,這就是思考邏輯的差異?
撇除興富發的建造品質好壞的因素,成大城是在成大生活圈內的建案,
我反問持反對意見的人,成大生活圈撇除沒有捷運之外,
這裡的生活環境,又是大學城,台灣哪一個地方的性價比(C/P值)高於成大生活圈?
如果某些人覺得捷運是必需品,那我也無話可說了(閉嘴)。
總之,本人移居到成大生活圈,就是喜歡這裡的環境,
如果覺得三房+車位太貴,那就先買2房沒車位的,先買小的,有錢再換大的,
誰說第一次買房就一定要是透天的,這個觀念似乎不合時宜了。
別說400萬內的案件買不起,那~~~只能努力賺錢了,
因為,房子是給有錢的人買的。很殘酷、刺眼,但是很現實。
簡言之,我覺得成大附近目前的房子,都值這個價,只是很多我沒能力買不起,
如:知安根、I-Life等,喜歡嗎?拔拔買不起。
無意筆戰,也不是房仲,謝謝指教。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