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在台南五期買了一塊地,面積47坪,面寛約6.8米,深約23米,朝南,前臨8米小巷,整個條件看起來就還不錯,雖然附近空地蠻多的,無法預測未來發展狀況,但還是買了下去...
就這様準備踏上自地自建的不歸路了(真的是不歸路...一路過來自宅還沒好倒是已經順手翻修了兩間老屋)
一開始是這樣思考的...
我們夫妻兩人,然後準備生兩個小孩(後來真的都出生了...但房子還沒好...哈哈),雙方父母偶爾會來同住...
所以列了以下的文字條件給建築師當參考
一、一個停車位
(後來發現至少要一大一小才剛剛好...)
二、一樓要有孝親房
三、最好要有院子
(一開始以為自己想太多了,所以一邊跟建築師說不要太為難,一邊還說實在財力不夠要不然會再加買個30坪劃來當院子...不過後來...建築師在不加買土地的狀況下實現了...)
四、有一間全家共用的書房
五、有一間全家共浴的浴室
(然後還說要用檜木桶,還要半露天式,要能邊泡澡邊看星星...想也知道...就是滾到頂樓去這個願望就達成了...)
六、樓梯階深30CM/階高15CM
(這是最舒適安全的人體功學梯了...雖然建築師很欣賞我的想法,也符合他大師的設計理念...但是全家大小除了我以外,所有人都因樓層高度要高~再高~再高一點的想法而全部反對...雖然我一直說這樣的梯又好爬又安全,但全部不敵時下流行的挑高樓層觀點...大挫敗)
七、每一層樓要有一間廁所
八、不要有暗房
九、最好屋旁有風道/頂樓有屋頂花園
十、睡覺的空間不用太大,但公共空間要大一點
十一、要能兼顧斷熱、隔熱、禦寒、通風、透氣等綠房子該有的優點
(這一點換成傳統語句就是冬暖夏涼啦...但是真的不容易做得到,通常若是顧得了夏天...冬天就會冷得吱吱叫...不信的話...等到冬天時去參訪一下成大的綠色魔法學校就知道我的意思了)
十二、要能帶有閩式或日式建築的建築風格
(從這點就可看出我真的是從小就是在這兩種風格的建築中所長大的...所以在蓋自己的房子時想法也是米克思的)
wwimrich wrote:
幾年前在台南五期買了...(恕刪)
看了一下樓主的條件,我也來湊一腳,但是我現在只有地= ="
還沒打算開始動
地坪100,東邊為小巷子,北邊為稻田,西邊為隔避人家果園,南邊為縣道
一、一個停車位
1.廣場已有停車位置,但我想規劃一間停車室,在客廳可直接看到車,用玻璃隔間
二、一樓要有孝親房
2.沒錯,這點我也有規劃,但若是考慮只建30坪內,會直接做電梯方便上下
三、最好要有院子
3.外面四周就是一堆果樹,可能會在空地釘個涼亭鞦韆之類的
四、有一間全家共用的書房
4.書房倒是沒想到,但有想到是面北邊稻田的地方做一間和室,可安靜聊天泡茶
五、有一間全家共浴的浴室
5.每樓主客臥都有規劃浴室,可能會多個洗手間在走道
六、樓梯階深30CM/階高15CM
6.我還真沒想過這問題,可能要試走才知道哪種規格比較好
七、每一層樓要有一間廁所
7.這點一樣
八、不要有暗房
8.四周都沒鄰居,也ok
九、最好屋旁有風道/頂樓有屋頂花園
9.本來想說建一條15~20m的游泳池,是考慮是建在屋旁,但一想到有樹的落葉跟汁液,就頭很昏
十、睡覺的空間不用太大,但公共空間要大一點
10.我是希望主/客臥出去就有陽台,可以擺台跑步機運動
十一、要能兼顧斷熱、隔熱、禦寒、通風、透氣等綠房子該有的優點
11.目前是想坐北朝南來處理,但是因為面南邊是縣道,很吵,重機尤其~所以還在想該如何是好
十二、要能帶有閩式或日式建築的建築風格
12.因為老家未拆,可能保留,如果能融合現有老厝,那就最好不過了
但蓋房子要考慮的事情實在相當繁瑣,如果只是用完成圖的結果來開箱...
那會讓想參考的人忽略掉很多細節,而在事後只能回想"如果可以重來的話,我會..."這一類的遺撼...
這也是我的文章主題重點是放在"熟成經歷"的原因...
我試著在想,如果我可以將過程約略的重點陳述,讓看文章的人能有所思考,我想整篇文章的意義就極大了...
也就是,建物成果的美感並非本文的重點,但建屋過程的思考及每一個衝突點(成本、工期、夢想...)的決策拿捏,才是本文的重點所在...
當然如果最後完成圖出來時,有欣賞的同好,那對小弟絕對是一大鼓舞,如果有批評指教,那當也欣然接受...有批評才有進步嘛...
所以...我會依發文本意及思考過程依序發文,畢竟一間自地自建住宅的熟成絕對和屋主的主客觀條件息息相關的(家人、性格、財力、興趣...等)...
要做好這件事的前提,絕對和查理曼格常講的跨領域的知識統合能力的培養脫不了勾...
敬請耐心跟著發文節奏思考,並吸收我所遇到的失敗教訓...
但為免仍有朋友懷疑這又只是一篇嘴炮文(其實我這也是我自已主動發文的第二篇文章而已,懷疑的人若可以花點時間看看我的"水田道路"的文章,應可以想像我的為人),
所以先貼一張空地圖,給大家天馬行空一下...
PS.我知道站上神人眾多,請暫且先保留此案的地理位置,不要揭露出來,謝謝!
各樓層要有儲藏室(或空間),儲藏空間要能通風
十四、樓梯梯寛至少1米,第一階前及最後一階後要留有1.5M緩衝空間,以備輪椅活動迴轉
十五、樓梯轉折梯間平台要全平面,不要有高低差
十六、樓梯的採光要良好
十七、浴廁都要有對外窗
十八、一樓全樓層含浴室都要全平面達無障礙空間目標
十九、浴缸要降板
二十、房子要會呼吸(必要時適當位置可以安裝無動力抽風扇加強換氣)
二十一、水電採明管設計(結果老師說他們的設計一直就都有管道間的設計所以這點我多講的了)
二十二、要有半戶外空間的設計
二十三、全棟只要兩套浴室(這一點已是參考日式現代建築後妥協後的要求了,只是實際上執行時更是大退讓...有在注意日本人的現代建築的人就會發現,全棟只有一間浴室,然後每一層樓有一間獨立廁所,這樣的設計亦滿足於三代同堂的需求...回過來看現今台灣的間間套房訴求,然後實際使用的永遠只有那一、二間就知我們還不夠精簡)
二十四、儲藏室和浴廁儘量配置到北面或西面
二十五、地基施作時須加作防潮功能,並能有類似鋪上乾淨卵石及防水膜(布)以防止毛細作用之工程(這一點其實和設計沒關係和營造有關係)
二十六、建材儘量以磚(清水磚、尺二磚、空心磚或陶磚…)、木材、竹子、石材等自然樸素材質為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