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連續基礎 vs. 基樁基礎...

想要請教那種基礎比較強?

太X都會說他們基樁的基礎比較強因為四周的柱子都打到7~8m...
說打到岩層固定更好.
(有的地方打得更深, 因為說岩層在更深, 象太x的花博, 可是打得更深是因為安南土質更鬆軟?)
(題外化, LM那區的土質怎麼樣?)

可是連續基礎都會說他們整個都挖地2-3m更強因為有連續支柱...
南部大部份的透天都是連續基礎...

之前也有廳人說基樁基礎的牆壁比較容易有裂痕出現.

可以請各位大大跟我解釋他們是甚麼與優點與缺點嗎?
2011-06-21 17:5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VS. 基樁基礎
優缺點的部分應該google一下就會有了吧。

不同形式的基礎設計是針對不同地層狀況下去做設計的,
無所謂何種基礎比較強的問題,
應該是說什麼樣的設計形式比較適合這塊土地,
用這樣的思維下去思考,你就會比較釋懷了。

會設計基樁自然是代表那邊的地層需要基樁來傳遞結構體的重量,
而不需要基樁的建案就代表那邊不需要基樁也可以承載結構體的重量。
(看起來好像是廢話@@)

何種比較強?我想這問題留給結構技師去傷腦筋就好,
開版大您還是直接著眼在這兩個建案那個比較適合您這個問題會比較單純一點...
在同一快土地上隔壁的建案就用連續基樁, 所以我覺得這應該建商個人決議.
所以我纔會有衲衣個比較強的顧忌. 比竟房屋結構是買房時最重要的.
基本低樓層的透天,除非你是建在地質非常爛的地方(例如黏土、沉泥,不過這種地質都會用地質改良方式)
不然設計上不管是連續基礎、筏式基礎、基樁,只要結構計算ok...就都已經夠用了

在不需要用基樁的地方用基樁,簡單說,就只是"賣點",有沒有用,當然有用,賣的時候價錢可以高一點..
普通基樁如果沒有打到岩盤,那就等於是在豆花中插筷子,用處並不大...
基樁如果數量不夠,或地質前後差異太大,那反而沉陷量不一樣,房子不怕沉陷,但怕不均勻的沉陷
例如前面沉3cm..後面沉15cm...那中間不裂才有鬼..

南部透天用連續基礎多是因為在結構計算上連續基礎就"夠用了",有的人覺的上下班不開賓士不行,
有的人覺的代步用Toyota就夠了,看你怎麼想,但結果都能達到目的地

ungch wrote:
想要請教那種基礎比較...說打到岩層固定更好(恕刪)

Discovery 介紹台北101,打下60多公尺才到岩層,
基樁的基礎柱子都打到7~8m當然比較好,地震較不容易倒.
(1)基樁跟耐震關係不大,因為基樁抗側向力能力很差,結構耐震是靠阻尼或剪力牆或擴柱。
(2)基樁較連續基礎貴。
(3)透天蓋筏式基礎最好。
(4)基樁未必都打到岩盤,例如摩擦樁。
(5)連續基礎角變量比較大。
(6)給我挑,我會要基樁,理由是以後敲掉重蓋可以省點地質改良的錢。
請問為什麼
(3)透天蓋筏式基礎最好?

什麼是摩擦樁?(通常打8m應該打不到岩層吧?)
(4)基樁未必都打到岩盤,例如摩擦樁。

角變量是指角落的變形量嗎?
(5)連續基礎角變量比較大。


ungch wrote:
請問為什麼(3)透天...(恕刪)


請問為什麼
(3)透天蓋筏式基礎最好?

閥式基礎是要看地方使用的,因為在不需要閥式基礎的建物使用閥式基礎,那地質可能有問題.

紅色小草 wrote:

閥式基礎是要看地方使用的,因為在不需要閥式基礎的建物使用閥式基礎,那地質可能有問題...(恕刪)

筏式結構對住戶而言應該算是買個保險,萬一地震來可以擋一下,不管地質如何。
對建設公司而言也多一個銷售題材,讓潛在買家找不到藉口時,成交機率會高一點。
老虎不會在乎綿羊的態度。 世上沒有完美的時機,但是 有準備的人可以讓時機變得 完美
引言 2011-06-23 19:48 by 紅色小草

閥式基礎是要看地方使用的,因為在不需要閥式基礎的建物使用閥式基礎,那地質可能有問題.
------------------------------------------------------------------------
兄臺:
有時候是因為一體開挖的施工方便,
也有可能是這裡的土壤物理特性很好,挖這裡載去別的地方回填賣(例如南科),
當地下基礎勁度高了,結構物的鋼筋量可相對降低,一來一往之間,
可能就有利差產生,這個部分有建築師+結構+大地三者對建商規劃設計費的角力。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