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去年就開始看房了,只看透天
從一開始的驚訝到平靜到LP捏著買下去,花了一年的時間
從東區、永康開始看,一路看到安南區、善化等
預算也不斷上修,從700上修到1千、1千3、1千5、2千
從最初的驚訝,這麼小這麼爛的房子要賣上千萬,傻了嗎!?
真有智障會花一千多萬買這麼小的破房!?
結果真的有人買。
看到最後,喜歡的買不起,買得起的看不上
喜歡重劃區整齊、有綠地有公園,新穎的都市規劃
所以巷弄內的新建案全部都剃除不考慮
但虎尾寮的新建案,開價實在太恐怖
東橋的透天也漲翻天,真的覺得台南的房價回不去了
台南不是沒有錢,有錢的人太多了
房價跌不了,有一堆人口袋有錢等著跌價進場
當家家戶戶普遍都有個幾百萬在身上
買房也不過就是願意貸多貸少的問題而已
所以我從無法接受永康竟然要賣到一千萬
到看了一堆虎尾寮、東橋的建案後麻痺
覺得1千5~2千萬好像也沒貴到哪
到最後LP捏著買下去,總共花了一年
就是該換台南跌的時候了 cp值問題
存錢等對岸跌夠了再進場那才是暴利 畢竟市場依舊在那裡~貿易問題總會解決
台灣這種死魚一樣的淺碟市場 不容易大跌~但也已經漲不動 根本無利可圖
雞婆的長輩早就買好買滿~所以年輕人都在等繼承 遊手好閒的人一堆~也難怪會缺工
救苦丹 wrote:
這文章已經1年了?...(恕刪)
大跌是作夢
(台灣不是中國、產業發展停滯越來越沒競爭力,沒辦法讓建築業垮掉,投資客早在過去三年洗清的差不多,現在房價還是穩)
緩跌看區域
(商圈發展是會往政府建設及財團重金投資集中區走,永康、五期、台南高鐵區,而永康及五期已開發數十年,有爆發潛力)
綠營執政利多
(不得不佩服賴神對台南爭取的利益、長期來看,對台南整體經濟有利相對也會改善台南人在當地的就業環境)
目前看來政府開的建設支票是有兌現的、建設完成到商圈發展需要幾年的時間 (提前入場當然可以卡到好價格)
而之前空酸會說的政府跳票--->目前建設都已經啟動了 還跳甚麼票
真心要建議的是,不要看後續這些建設陸續完成、接著商圈發展越來越繁榮的時候才要進場,那時候進場才真是玩命關頭
試想一下,就算一棟房子成交價1000萬好了(連中古屋開價都破千萬以上,而且遍地都開價1000起跳的一堆),以30年貸款不計入利息,每個月貸款最少就得繳付最少27000左右了。
在台南這個傳產居多,薪資水準就算給你35k平均,繳完房貸剩下的那些零頭夠生活嗎?
買房子之後,還有水電、稅務、保險、家電......維修項目等等...
不管是台南在地薪資水準,還是房價來說,這種不成比例的現實,搭配著每每開價嚇死人的還喊著成交數量創新高的消息,都覺得是活在某個平行宇宙,還是自己根本是功德院院長口中拉低平均5萬薪資水準的低端人口?
在2018年看來,房市似乎呈現的就是一種拉鋸。
投資的不想放,剛性的不想買。(沒錢買??)
剛性沒錢也有,也是大多數。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媒體講的台積、聯電,有十足購屋能力的人。
https://house.udn.com/house/story/5888/3408448
看到這類的媒體文,也都不免嘖嘖稱奇。
彷彿這些公司有多少萬的員工,就有多少萬的購屋需求跟能力。
彷彿只要你成功應徵了台積電跟聯電等等高科技公司,下一站就可以往接待中心去下訂一棟房子了。
人生就此勝利!!
好啦,回到講房子。
不管房價怎麼浮動,越來越高也好,有需要的人一定有需要。
銷售方就是長期來就是看死這樣的狀況,會有需要買房的大有人在。
但這些人都是穩定持續的存在嗎?
看文的人不妨細想一下,目前最應該對人口生產最大助力的六年級、七年級生,目前無論身邊或者職場上,沒有結婚生育的有多少?
再回想一下,上一輩的人口生育比率跟現今的人口生育比率相較,到底減損了多少?
房子不是因為經濟投資,加重人生負擔而生的。
房子是因為有人需生育、教養下一代而安心而生的。
當現在人口比例逐漸減少,剛性需求者亦逐漸轉少時,有人會說著(甚至抱持著)房價回不去了。
房屋依然是最好的「投資品」、房屋價格不要夢想會有價降的一天.......
真的,繼續這樣搞下去了。
後面的年輕人會比現在的六七年級更不在意,你就算一棟房子喊到一億都沒人想討論了。
連人生都可能不在乎了,還管你的房市勒。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