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0530 wrote:鐵路地下化因為要徵收...(恕刪) 台南夢時代不用徴收~也搞快十年~想的太簡單吧~有人就是會去擋~如果沒有任何利益誰會擋來擋去~好的建設我也支持~但你太看的起市政府的行政效率了~我不是酸~我只是説實話而已~不過在你的看法是酸~不同解讀
huang0530 wrote:高架輕軌花費不用太高且用的是安全島的空間,請問是要徵收什麼? 不是每個地方都有足夠的空間放機具&建材, 而且施工過程機具也需要迴轉空間等等之前有討論過, 台南市區鐵路立體化, 無論是高架化或地下化, 都需要徵收周邊土地高架化和或地下化關於徵收周邊土地的狀況是類似的高架化1.高架在現有路線旁的話, 需要施工空間&高架建築體空間, 還是得要徵收周邊土地2.高架在現有路線上的話, 一樣需要施工空間, 還需要路面軌臨時路線空間, 還是得要徵收周邊土地3.高架的建築體可能距離路線旁建築物太近, 甚至就干涉到路線旁建築物, 還是得要徵收周邊土地地下化1.東移的話, 需要施工空間, 還是得要徵收周邊土地2.在現有路線下直接施工的話, 一樣需要施工空間, 還是得要徵收周邊土地而且必須再往下多深?上次現在路線行車是否有震動疑慮?3.在現有路線下的而在現有路線旁設臨時軌的話, 一樣需要施工空間, 還需要臨時軌空間, 還是得要徵收周 邊土地4.不論地下化在哪裡, 施工期間&完工後都需要施工通道、緊急逃生道、排氣通風空間, 地上物可能距離路線旁建築物太近, 甚至就干涉到路線旁建築物, 還是得要徵收周邊土地
ambition9125 wrote:主要的高捷紅線車站每日進出均破1萬人次(高捷有統計資料)...(恕刪) 高捷紅線各車站每日均破300車次(高捷有乘車時刻資料)2014年11月份紅線日均人次126,917人(高捷有統計資料)
說真的不用拖高捷出來討論,畢竟比較立基點不太一樣如果只是為了抨擊某城市那倒可不必,也扭曲了本文的討論重心還有某人反指標出了名,拿來當笑話笑笑就可...路線上,搭乘的潛在客群就不該只放在台南市民本身,放在觀光路線上是正確的..即使是現在急迫性不高(君不見假日那可怕的車潮?.本人開車可很火)但放在城市發展角度來看,開發得眼光放在往後10年甚至20年至於4年內能否成真,應該是很難..效率...
我也全力贊成台南市全力發展單軌捷運, 捷運損益不能只看帳面上, 空氣污染減少, 交通事故減少, 民眾行的便利, 整體市容的改善, 商業活動產值增加, 觀光產業的成長, 觀光客正面評價, 當地居民榮耀感增加....., 這些都不是帳面上看得到.我相信台南捷運一定虧損, 但是加上空氣污染減少, 交通事故減少, 民眾行的便利, 整體市容的改善, 商業活動產值增加, 觀光產業的成長, 觀光客正面評價, 當地居民榮耀感增加....., 所以只要不要虧太多, 台南捷運就可做,以高雄捷運為例, 雖因修改合約而出現盈餘, 但是實際上應該還是虧損, 不過, 若再加上空氣污染減少, 交通事故減少, 民眾行的便利, 整體市容的改善, 商業活動產值增加, 觀光產業的成長, 觀光客正面評價, 當地居民榮耀感增加.....等利益, 以經濟學角度, 高雄捷運應該是真正出現"盈餘".從觀光的角度, 根據觀光局的資料, 2010年受訪旅客遊覽景點所在縣市排名: 1. 台北市 82.23人次/每百人次; 2.南投縣37.48人次/每百人次; 3. 高雄市36.69人次/每百人次; .......7. 台南市14.74人次/每百人次;....10.台中市4.52人次/每百人次;....台北市是首善之區, 遙遙領先是預料中南投縣是觀光大縣, 險勝高雄奪第二高雄市交通便利,捷運由機場直通市區應是季軍的主因之一觀光資源豐富的台南市呢?規模相近高雄市的台中市呢?交通設施不佳應該是落後的主因吧!
ambition9125 wrote:我也全力贊成台南市全...(恕刪) 若台南的輕軌若真的建成 或許可以從高捷大湖站延伸到台南的輕軌站作串聯臺中市應是缺乏中港路MRT我還蠻意外那個表屏東.嘉義.花蓮.桃園沒上阿?
同意市容真的很差,紅綠燈多到沒有人遵守,停車格大小不一根本停不進去,警察幾乎不取締違規等等都是造成台南這些亂象的原因之一,但是如果執政者不改變"儘量不擾民"的執法心態,要改變招牌整頓市容基本上可能比花錢蓋輕軌還難啦,至少硬體建設政府可以做,要百姓配合?等著被民代建橋吧...
s6210603 wrote:若台南的輕軌若真的建...(恕刪) 剛剛看到網路新聞報導,賴市長向中央喊話高捷紅線能北延至台南奇美博物館(已確定北延至湖內,再延到奇美博物館也不遠了),若能成真,台南就有第一條高運量重軌M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