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Q┌ ★ wrote:
交通運輸幹線
只可惜台南似乎很難規畫,畢竟台南市內並沒有像台中高雄有幹道(如台中中港路,高雄民族路,中山路,中正路),要規劃實在很困難。
mystyler wrote:
當初沒做到大橋應該是地方政府的本位主義作祟
要知道過柴頭港溪就是台南縣了 市府怎麼可能幫台南縣出錢呢
那邊的土地徵收成本也是滿高的 在少一事不如多一事的情況下
會這樣規劃也是很正常的 大橋那一段還是等二期吧
不然增加地下化路段 光是環評和各項細部設計工程少說也要拖個3.4年
另外台南鐵路立體化工程之所以採用地下化原因是因為比高架化便宜
當然不是只立體化工程本身的造價 而是指沿線增收土地的成本
別忘了北門路附近的土地徵收成本可是高得嚇人
況且高架化兩邊都必須要有足夠的淨空範圍(法規規定)
而地下化則不需要麼多的徵收區域 只要徵收永久路線的區域內即可
台南站地下化依目前規劃方式是不需要設立臨時車站和臨時軌道
採直接在目前路線東側施作永久軌 在施工時程和經費上都省了不少
所以鐵改局才會有打算利用潛盾機這種比較昂貴的工法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