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預售屋用3~4年後的交屋未來價來推, 還算是合情合理的事,但一下子就用8~10年後的未來價來推,甚至是剛推出一天後, 就再精驚漲個3~5萬...這很考驗買方的決心跟觀感但同樣也對附近的新推案, 也產生出輸人不輸陣的比價效應相對的~ 正台南一線的府富(僑)也沒有這樣子的烘價方式
盤古二期在善化算是一個指標性的建案 善化舊市區很難得有這麼大的基地面積八年的時間若一下子賣光 建商的風險也是頗高的如果銷售公司已經潛銷掉一部分了 剩下的得在開高價就合理了有些建案 前年銷售太好賣光光現在還沒蓋出來的都想哭了 賣一些留一些算是比較折衷的作法政府 專家 學者常常看錯房市 有時政府的政策也會弄錯 連政府那麼多人才都會弄錯得 沒人可以那麼厲害可以看得很準的 搞不好大家一致看好結果不知道甚麼因素來個大崩盤誰能保證呢那些專家哪一個兩年前預知會漲成這樣呢?
hot635241 wrote:我覺得台南的土地也很(恕刪) 你說的沒錯,自地自建光土地就是一大麻煩,更不用說後續還有一堆事情要做,大部分人沒那個閒工夫。土地流動性差,出行情價也未必有人想賣,尤其華人有土斯有財觀念,祖產不可賣等等。所以建商利潤主要來自於土地開發,也是付出大量心力與耐心(資金有時候會卡很久)。前面的討論我只是總結不動產價格受到資金面影響,還要考量政策(打房、稅、貸款成數與年限)、租金、中古屋行情&翻修成本、周遭區域與六都的比價效應、土地與營造成本(通膨,原物料、人工)。它不會是永動機一樣一直噴,會有一定程度的循環,但底部也越墊越高。另外這也跟政府態度和政策有關,房價暴漲或暴跌都會很麻煩,最好是控制土地供給,不至於崩盤又能增加地方稅收。只不過現在重劃、區段徵收難度都比以前高,市價徵收以及處理釘子戶問題。目前一堆重劃區很早就弄了,但拖很久,趕不上這波大爆發。不然選擇變多,價格不會飆漲成這樣。台中的重劃區就很多,也是不夠用。九份子當初好像就弄了10年之久,那還是魚塭改的,價差夠大誘因夠大,若非農田魚塭而是工業區、建地(通常是舊的聚落)重劃就會更麻煩。近年有按照進度多弄一些重劃,後續看是否消化台積電設廠和貿易戰回流,其實都夠塞幾萬人的。供給開出來至少能降溫。九份子當初剛重劃完有地主賣才10幾萬/P,政府標售好像也有小塊的土地,有興趣的人也可以注意地政局的資訊,雖然大部分都是大塊基地給建商開發用的,當時的底標算蠻合理的(但建商發瘋競標會標很高)。現在政府的開發目標就是以產業和機能為主。可以想見例如南科周遭(三期和其他區段徵收區的外圍)、國道1&8號系統交流道周遭(包括史博館附近)、高鐵附近、連通高鐵和南科的省道39號附近、鐵路立體化第二階段沿線(大橋到善化。保安、仁德站剛可行性評估還早)、九份子以北的海尾(科工區、北外環、商60)...等等。現在連公墓都想要遷墳,永康二王公墓都開發了,要看南山公墓的進度。之前炒台南和高雄的紅線捷運相接,暗示政府可能想開發奇美博物館以北虎林農場(台糖)周遭的土地。平實營區旁邊榮總&憲兵指揮部一帶的重劃,不清楚憲兵指揮部會不會像砲校一樣也遷走,這裡應該要跟平實營區整合規畫才對。大灣交流道附近也有一片農地上面蓋工廠,等平實和砲校開發完應該是會處理這邊,那附近先弄的是崑山科技大學附近、永康地政事務所等等。南區機場西側那一片也是擱著浪費,當初86快速道路開發只弄喜樹灣裡,沒有新的產業(安平工業區有點老舊了)和機能有點難發展。具體時程和範圍還是得看市政府的規畫、業界和地方勢力的推動(金主和政黨利益掛勾)。政府也是會挑軟柿子吃,最好是公有土地(包括中央、地方、國營,例如軍營、台糖、鐵道局)佔比高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