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kiwinwin wrote:坦白說:我都不在意了(恕刪) 真心,這篇文章應該只要貼在自己的Facebook就好了貼在討論版就一定有正反兩邊的聲音買房本來就真金白銀花錢買的,相信買家都希望如果沒有物超所值,最少也物有所值.這邊爆料,靠北應該是沒有吧,畢竟網路都有成年資料可查,如果是假的訊息,相信建商也應該有出來做澄清畢竟就像柯南說的事實的真相只有一個
發文在01討論區...本來就會有來自各方意見的聲音,如有涉及到不實指控, 或是對樓主/建商有太過不實汙衊的...相信樓主跟建商也不會等閒視之.而每一個來此發言者, 也都會對自己的言論負起該負的責任.就如同樓主都能用愛跟包容, 去接納一個過去備受具爭議性的建商,同理, 相信樓主也能察納雅言, 去包容各種的聲音.越多不同的聲音, 也越能充分的討論, 讓事實逐一呈現出更完整的樣貌,而這不也是大家主張的言論自由跟民主多元社會的真諦.前面樓主自我的剖析 也有一些小弟認同之處...像是人生本來就是自己的選擇,無論是好是壞, 是對是錯,最後都要自己去坦然的面對與接受.再來從樓主言語中透露出 - 有自己的部分不同於他人的個性跟主張(如有誤解 亦請指正)說穿了~ 買房不就是一種理性跟感性拉扯的過程 或是理想跟現實之間蹺蹺板的平衡?同理每一家建商賣房的過程還不都是在我們所不知道的理性思維下(定價/ 用料/ 銷售/ 獲利...)對潛在的買方作出打動購買欲望的感性包裝(氛圍/ 需求/ 生活營造...)或許買房時多一點的感性做了決定,但真正面臨的現實就是買了房之後 ,要去理性(嚴格說是現實) 面對接下來的每一個過程 (蓋屋~交屋~驗屋~售後服務...)(尤其是更多變數更不可測的預售屋)買房對大部分的人都是一輩子的大事+錢又不好賺...雖然大家都素昧平生沒見過面, 但我相信前面網友的發文,多是從善意的角度並有憑有據的, 在房子經歷的每一個過程做出提醒 (樓主自己也很清楚)既然房子都買了, 除了祝福之外接著就是樓主自己要多費心去注意過去被點出發生過的部分或是關鍵環節, 來避免重韜覆轍.
樓主發文語氣怎麼看都像是建商自己人..........這很明顯還有需要討論嗎......這件案缺點都沒人寫出來.....1.基地面積小,入口都需經過機械車位上下,考驗技術,不要再說什麼底下也有平面停車格之類2.賣了2年還沒賣完,從一開始基地沒拿到執照賣到現在3.接待小姐自己都說總價低歡迎投資用,自住的人買這,不怕以後出入複雜和吵雜嗎?
自己人還要 花錢買嗎?->那你問老闆廣告戶為何不是不用錢,而是便宜賣,親兄弟明算帳更何況是沒血緣關係自己人,打個折錯了嗎?基地小很好啊,減少一些碳排放,所以一層才三戶啊->基地小跟少碳排放量的關係請闡述? 基地小是跟使用執造和口袋摳摳有關吧....機械車位我有想過,我沒有每天開車,我技術不是雞腿換的,並不是很重要,沒有上下班跟人擠的問題,車子的使用率偏低,原本都沒有要買車位的意思,但沒辦法一定要給你車位⋯⋯->車子使用率很低,那你更該去買平面車位來租人,而不是跑去買機械停車位的謬論....生活是留給人去走動的,車子才是其次,如果停車規劃的很方便,又不是住汽車旅館...減碳是九份子的意義喔!不然何必看九份子?->去買九份子的人都是因為市區太貴往外住,跟減碳八竿子打不著,要減碳你就不應該一直上網留言,關掉手機/桌機,享受山林芬多精吧!或是買便宜中古透天外面空地種種花草減減碳運運動,爬樓梯而不是電梯減碳更佳九份子道路規劃那麼小...就是要你騎腳踏車啊⋯⋯如果沒辦法認同減碳,那就要看別的重劃區喔->不是每個人跟你一樣除了少開車常騎腳踏車低,機車錯了嗎?賣幾年代表啥?你台南路上有看到樂活的廣告看板嗎?完售這裡幹嘛還討論呢⋯⋯->說真的這件案真的討論度超低,這點你說對的33戶出入還複雜,那你可能要買透天了->大樓當透天住,管理費更多,空間更少。打的投資口號,當然以後換手多
kikiwinwin wrote:拜託別來看這篇,請離(恕刪) 我覺得這篇很好啊!正反討論讓大家更想知道樂活的好!原本過去的事也會一一浮現!但是這篇的葉味真的不是普通的重,比我這積分那麼低的菜味重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