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捷運公車發展


小頻果大頻果 wrote:
誠心希望台南不要再搞...(恕刪)

捷運公車是為了把臺南縣跟舊台南市整併在一起,
很多偏鄉交通不方便,目的也是拉近城鄉差距的。
府城路小車又多,如果用路人可以改搭公車,對前提是捷運公車品質要夠水準才行。舊市區交通也有幫 助。
kokolulu2012 wrote :

小頻果大頻果 wrote:
誠心希望台南不要再搞...(恕刪)



捷運公車是為了把臺南縣跟舊台南市整併在一起,
很多偏鄉交通不方便,目的也是拉近城鄉差距的。
府城路小車又多,如果用路人可以改搭公車,對前提是捷運公車品質要夠水準才行。舊市區交通也有幫 助。...(恕刪)


今天坐車來玉井辦點事,車上幾乎客滿,在新化轉運站和司機閒聊,司機表示目前南化端早上車子運量不足,學生會遲到,可能會改大巴,沿線都會看到對向車道的綠線公車,也是幾乎客滿,或許是免費的關係,許多長者坐車到舊臺南市區玩。司機有提到賴市長表示路線先跑,有任何問題會定期檢討,坦白說能有這樣便捷的運輸系統,我也懶的開車了。
小頻果大頻果 wrote:
誠心希望台南不要再搞捷運或公車了!
許多人以為公車或是捷運是大都會才需要的東西,認為台南只要機車和小汽車就解決交通需求。這是有待商榷的。

經常在本網站瀏覽的人都會發現,在汽車版經常有人抱怨交通亂象,譬如逆向轉彎、隨意變換車道、超速或龜速、超越雙黃線、右側超車、超級大迴轉、並排停車、路口停車、紅線停車......等等,還有許多人發生行車意外糾紛,上來尋求意見或是取暖。

會有這麼多困擾,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太多不適合或是不願意使用小汽車和機車的人,被迫使用汽機車。

尤其是像台南這種老年人口比較多的城市,不適合或是不願意使用小汽車和機車的人相對比例比台北市高,更需要大眾運輸系統的建構。

單以交通運輸系統來看,台北市有便捷的捷運和低地板公車,有平坦無障礙的騎樓和人行道,台北市更適合老人居住。台南市缺乏大眾運輸系統和平坦無障礙的步行空間,把機車運輸當成『台南式的捷運』,這種城市比較適合年輕小夥子居住。

我有個朋友住台南市下營區,他年輕時都是騎機車來台南市區的。可是老了怎麼辦,繼續騎只會成為年輕小夥子眼中的行車障礙和不定時炸彈。年輕人啊,每個人都會老。

年輕人天不怕地不怕,最適合闖蕩職場,開創光明未來。但這並表示不會遇到意外失敗,風險還是有的。現今交通意外的人身財產賠償金額逼近天文數字,兩千萬、三千萬不是不常見,倘若不幸遇到,一輩子也賺不到那麼多錢來賠,人生還沒開始就完了。就算不是那個賠錢的人,那個被撞的也幾乎無法獲得足額賠償,就算獲得賠償,不也一樣抱憾終身。

小汽車機車這類私有交通工具和公車捷運這類公有交通工具,是現代交通運輸都需要的選擇,兩者不可失衡或偏重一方,都有適合使用的人口。

不是一句『小小的市區街廓也不大,小綿羊騎著就到不是很輕鬆慢活嗎?』就可以涵蓋的。
台南市公車要發展成功,不只是要有便捷的班次,還要搭配無障礙的行人步行空間才行,包括騎樓和人行道。

如果這些搭乘公車的人下車後發現,『無路可走』,還要步上快車道與車爭道,『與虎謀道』,或是在騎樓裡鑽進鑽出、爬上爬下,『騎樓之難,難於上青天』,那免費期一過,乘客馬上就消失不見了。

如果騎車或是開車的人發現,道路快車道或是騎樓人行道都是停車場,用餐或是買東西永遠可以直接停到店門口,那還有哪個傻瓜要走路搭公車呢?

到超商是走路、騎車還是開車比較安全?

Terrencesylphy wrote:
台南市公車要發展成功...(恕刪)


台南最急需發展的
就是行人有行的空間
以及大眾運輸

偏偏這兩者是相互牽連
有好的大眾運輸
人才會多走路
另外也會因為走路而相對提升要求行的空間
這是環環相扣的

個人觀察這次幹線公車
認為基本上都很OK
拿公車跑整個台南基本上也不會有太大問題
所以班次班距若非遇到特殊假期
應該都不會有多大影響

但市區可能就真的給靠專有路權的大眾運輸跑
這樣才不會因先天路幅狹小
而和汽機車一起塞在路上

我想或許當初規劃幹線公車時
應該就有想過這個問題
所以才沒有把幹線公車的路線拉進舊市區
這樣比較好控制行車時間

我認為市區應盡快規劃好專有路權的大眾運輸
可能是公車,輕軌,BRT,路面電車...之類...
這樣可以把錢花在刀口上
並一次釜底抽薪
把交通跟步行環境大革新

但這邊應該也不是短期可以辦到的
所以還是得靠支線公車做革新
目前唯一能治標的方案
就是加派小台的公車跑支線
達到密集的班距
讓市區的民眾習慣公車

對老年人及孩童居多的台南市而言
發展大眾運輸
應該才是最好的城市方向
這兩個族群是最需要大眾運輸跟步行空間的
Terrencesylphy wrote:
台南市公車要發展成功,不只是要有便捷的班次,還要搭配無障礙的行人步行空間才行,包括騎樓和人行道。

台南市的人行道根本不足,看看隔壁的高雄,人行道大又直(還是有人嫌),反觀台南很多路連人行道都沒有,或是有人行道如同虛設般(如北門路一段)




看看高雄市區中山路和瑞隆路的人行道:


badstudent wrote:
個人觀察這次幹線公車
認為基本上都很OK
拿公車跑整個台南基本上也不會有太大問題
所以班次班距若非遇到特殊假期
應該都不會有多大影響

這次幹線公車最大問題就是尖峰時間班次不足,若能在尖峰時間十五分一斑就好了;不過路線規劃縮短到台摨公園後,也有少減市區塞車。





.展哥. wrote :
badstudent wrote:
個人觀察這次幹線公車
認為基本上都很OK
拿公車跑整個台南基本上也不會有太大問題
所以班次班距若非遇到特殊假期
應該都不會有多大影響


這次幹線公車最大問題就是尖峰時間班次不足,若能在尖峰時間十五分一斑就好了;不過路線規劃縮短到台摨公園後,也有少減市區塞車。





...(恕刪)

尖峰時刻本來就是15分鐘一班啦,問題是出在轉運到其他地方的班次太少,造成不便。

小頻果大頻果 wrote:
誠心希望台南不要再搞捷運或公車了!
高捷運量低的例子還不夠嗎?
台南客運倒閉的教訓還不夠嗎?
幹線公車四月開始收費,
才是真正的挑戰開始,
若運量低失敗,
那豈不是浪費錢嗎?

台南環境本來就不適合大眾運輸發展,
小小的市區街廓也不大,
小綿羊騎著就到不是很輕鬆慢活嗎?
公車搭乘率過低,
空蕩蕩蚊子公車滿街跑,
原本街道就不寬更難走,
就只為了屈指可數的乘客開一台公車,
這樣對嗎?
為何不將這些錢用在停車場上呢?

台南幹線公車也只是整合公路客運時代的路線,改用顏色識別,其他班次路線等等都照舊,何來浪費錢之說?

況且就路線而言,幹線公車已經砍掉台南市區段,以往興南客運大部分路線都是安平工業區到火車站,然後火車站再開往郊區各地,因此安平工業區到火車站那段路往往造成交通瓶頸;因此整合後路線,現在也除了藍幹線和尚未整合路線外,其他路線幾乎改由台南公園或火車站始發,更別說支線大部分從幹線中途大站開車,已經沒有行駛台南市區段,已經減少公車在台南市區段瓶頸,不是更符合你意嗎?會在市區跑的,也是行駛多年高雄客運代駛台南市公車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