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我的故鄉 大台南的未來......

opelisc2000 wrote:
頗有同感。老實說,住...百貨公司除了新光和大遠百以外,還有另一加快要倒閉的德X百貨,其他沒有在地的百貨(至少高雄有漢神,台中有中友)。...(恕刪)


Focus百貨不算台南在地百貨嗎!?
還是你覺得她也是快要倒閉的百貨,所以不列入計算
你確定你真的是台南人
老實說,住了台南二十幾年,要不是因為[故鄉]關係,我根本不想要逛台南,更不會考慮留在台南打拼。

事實上你也沒留在台南打拼呀!不是嗎?

論工作,除了傳統產業和南科,也沒有較新奇的產業,薪資和高雄台中比起來,低的可憐。

薪資低,但是沒到..可憐...程度好嗎!而且你只看到上述兩大城市新資高,卻沒看到城市的物價也比台南高,家庭總收入與生活所需總支出相比之下,薪水硬是趕不上城市物價指數,表面上高,實質上卻是..入不覆出...XD!

百貨公司除了新光和大遠百以外,還有另一加快要倒閉的德X百貨,其他沒有在地的百貨(至少高雄有漢神,台中有中友)。

以前高雄市百貨公司只有4家,要不是最近新光三越多開一家左營店,加上台南幫統一集團幫忙又多開一家夢時代阪急百貨,連台南都不如哩!高雄市目前百貨公司新光三越X2、遠東X1、大立X1,漢神X1,加上阪急,總共6家;台南也有6家,高雄市是直轄市,你眼中的大城市耶!這種百貨業規模能跟直轄市畫上等號嗎?
你要不要去打聽一下新光三越物流通路架設情況,哪些城市是新品第一線,哪些是第二線呀?如果你知道就不敢嘲笑你的『故鄉』-台南了!


論觀光,說難聽點,旁邊台南縣的山景就贏過台南市,更何況其賣點,光靠那幾個古蹟就能吸引人潮嗎?大家逛了後,就搭火車或高鐵前往高雄了。

講到古蹟?也總比用手指就算完的高雄要強吧!

至於小吃,那些小吃貴的要死,都是有錢人的專利。

我並不有錢,但是至少我偶而吃的起!貴不貴那是個人觀點,不予以置評!

至於民情,除了人情味這點贏高雄台中,其他都不怎樣,四大城其實是脈絡而來,現在連桃園都要追上來了,若不是[人口數]優勢,我看早已被桃園超越了。

俗話說的好,飲水思源、吃果子拜樹頭!台南是台灣最早發跡的都市,隨著歷史的腳步或許繁榮不再,但是就個人心得觀察城市的發展,我有幾句話供你參考,就是.......
城市雖然會隨著歷史和時間而興盛或衰敗,唯有保存人文和歷史遺跡的城市,是永遠不會被淘汰的!台灣是如此,世界各國也是如此!


論交通,叫算是沒有捷運,公車也要弄好,說要美化市容,結果機車一台接著一台,彷彿在落後國家。
台南啊,何時才能恢復昔日光蓉?

人家常說:虎毒不食子!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
台南!是你的故鄉!是教導你養育你的地方!
不管台南在這波歷史的洪流中如何發展,
你都該獻上祝福,甚至竭盡所能的幫助,
一昧的嘲弄謾罵你的故鄉,只會讓故鄉的人對你更加反感!
希望你好自為之吧!.......一位來自台北的台南女婿留
我是臻園 wrote:
以前高雄市百貨公司只有4家,要不是最近新光三越多開一家左營店,加上台南幫統一集團幫忙又多開一家夢時代阪急百貨,連台南都不如哩!高雄市目前百貨公司新光三越X2、遠東X1、大立X1,漢神X1,加上阪急,總共6家;台南也有6家,高雄市是直轄市,你眼中的大城市耶!這種百貨業規模能跟直轄市畫上等號嗎?
你要不要去打聽一下新光三越物流通路架設情況,哪些城市是新品第一線,哪些是第二線呀?如果你知道就不敢嘲笑你的『故鄉』-台南了!

閣下還少算和平路(捷運文化中心站)的大統,還有在鼓山區的漢神巨蛋,加上閣下說的那六家,高雄有八家百貨(還不包括大統新世紀那種小百貨)。

倒是大立百貨自從日本伊勢丹退出經營後,東西失色不少,以前會去大立百貨主要是想買日系東西,逛日系書店,原本的日系書店,如今變成台味十足的誠品書店。
我補充一下

其實大立要算兩家
原本伊勢丹現在的大立
還有旁邊的大立精品館

城市發展要找的是獨一無二的價值
而不是單一價值比排名

還有
城市的發展是會消長的
一個統治體的觀念改變可能讓城市的地位易變
但台灣人過往將生活的區域主權交由外人決定的觀念要調整
真正最新鮮的民主概念裡是市民"確認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有特色的好城市"
這有點難我知道
但先知道"我不要成為什麼樣的城市"就簡單一點了

我們看竹科好了
科技財閥用盡國家資源成就個人大量的資本累積
但卻把毒害留给當地
大量用高薪把外來人口引入工作
超限利用完再補注新血即可
太多人願意進去賺錢
卻不願去裡解公司賺的每一分錢其實是在剝削當地土地、當地其他產業、耗盡國家財政資源
他們不會說也不必去想
他們會想的是四十五歲被稱老賊前趕快退休
但另一個"或許乾淨"的地方,以一個高貴的小資本外來者悠閒地創造事業第二春

最後是由離不開當地的人去承擔別人繁華後的土地殤痕
及高高在上的房價
masaei99 wrote:
我補充一下其實大立要...(恕刪)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定義,這就高經濟掛帥的資本主義制度。

也造就不少人遠離家鄉,到大都市謀生活。

鄉下居民往都市移動(如新市往台南移動),都市往都會區移動(如台南市往高雄或台北),都會區又往國外大都會移動(如台北往上海東京香港),俗話說的,商人無祖國,就是如此。
Old Man wrote:
對不起,我不是台南人,去台南玩幾次而已。我一直覺得,既然台南是古都,就應該要把古都的樣子復原出來。當然不是整個都市,也許在最古老的區域,把過去拆掉的,毀掉的,依據歷史考證,把有特色有意義的建設再復原。

個人覺得,若要說歷史,台南本應該有很多資訊很多軟體的東西應該要去復元,即使不是真的古蹟,搭配古蹟把原本的樣子復元出來,這樣遊客到那一區時,就會感覺回到過去,看到過去的樣子,才能真正的感覺真正的台南古都。

古蹟這裡一處,那邊一個,只剩下硬體,而不搭配軟體,會讓人覺得只有這樣很無趣。要把過去的台南生活型態回復,或是模擬出來,造就一個真正的古代台南的樣貌。進入台南,就像回到過去的台灣,整個復元區,就像是在述說台灣的古早歷史般,那樣的感覺,才像真正的古城。

很多人說,台南就像台灣的京都,去過京都的人,我相信一定會覺得,台南差太多了!台灣的歷史很短,才數百年,當然無法跟京都比。但是對於保存古物,我們態度與想法,過去真的是差人家太多,甚至是近十幾年才開始慢慢的重視,但是過去只重視經濟的政策,讓我們失去太多。再加上人民的自私,拆掉了許多可能當時視為垃圾,可能不是那麼出名的一般建築或文物。

現在再去複製,我都覺得沒關係,重要的是要把古台南的樣貌再呈現出來,不是只有點狀的去辦活動,光辦某樣活動,卻沒有完整呈現古台南的文化氣息,生活型態,真的沒有意義。如已經沒有舉辦的古時祭典、文化活動,在考據以後,恢復起來,每年固定舉辦,那是多麼有趣,多吸引人的話題?文化是無形的,是存在一般的生活裡,生活中保存著過去傳統,才能把古都呈現出來。

當然,以上講的,都只是我個人的想法,如果真的要去做,阻礙、預算、歷史考證、利益分配或地方勢力等等,都有很大的困難。也是當政者有沒有魄力,人民有沒有心,一起去合作。這不是短期就可以完成的,可能要好幾十年,慢慢的復元。很難,也算是我的夢。就當我說夢,但是我真得很希望台南能成為這樣的地方。)

這就是滿足你們這些[外地人]的自私!

當然,你們外地人希望台南能有古都的樣子,就不希望台南有所發展,反正你們又不住台南,當然希望來台南到此一由時候,能保留以前風貌。就如同不少北部鐵道迷希望沒空調普通車能繼續留在屏東或花東地區,卻不體諒這些地區通勤的人,因為,北部的通勤車都有空調,你們通勤時後搭爽爽的冷氣車,卻要求花東或屏東地區保留普通車。

台南真的該向上發展,但不是漫無目的發展,台南已經從早期第一大城落到第四,就連桃園商業發展也快要超越台南,台南跟高雄來比,除了人情味勝過高雄,還有哪些地方勝過高雄?

opelisc2000 wrote:
台南跟高雄來比,除了人情味勝過高雄,還有哪些地方勝過高雄?


城市之間本來就應良性競爭,而不是相互比較,但是您一直在這方面打轉,
為了正視聽,這是我最後一次回您的文!

俗話說:有幾分事實說幾分話!
如果只憑自己的觀念和印象或者是看法,就發表與事實相反的文章,
倘若造成誤導別人錯誤觀念或扭曲城市印象,您豈不是做了壞的示範嗎?
這樣做不僅貶低您自我身價,同時您的聲譽也因此受損,
個人覺得這絕非是家庭教育或學校教育中,希望您養成的正確人生哲學觀,
希望您能再次謹言慎行,別一錯再錯才好!


基於您的需要,我配合您做最後一次回覆:台南除了人情味勝過高雄外,還有哪些『優勢』?

1.歷史古蹟和小吃名聞中外,具有觀光發展潛力之優勢。
2.城市人口逐年穩定成長,相形之下受時勢、政治及經濟等因素影響,人口起伏幅度較小之優勢。
3.房地產波動相較之下,受炒作或投資客影響幅度較小之優勢。
4.物價指數與直轄市相較之下,波動幅度較小之優勢。
5.醫療體系、品質及醫療技術發展健全,加上國家醫學防疫中心坐落於此,健康照顧有保證之優勢。
6.環境空氣品質、懸浮粒子及土壤不受重工業、拆船業及石化工業等污染,生活環境占有優勢。
7.人文環境、素養及學術風氣發展旺盛,南部至今仍無城市可以取代之優勢。
8.宗教開創地位無可取代,具備多元性發展與成熟度之優勢。
9.都市發展與自然景觀及生態環境保育,相較之下尚能兼顧之優勢。
10.掌握南部大部分農業灌溉、工業用水及生活飲用水等重要水資源之優勢。
11.為南部經濟作物、民生作物及蘭花花卉培植生產等重要農業產區之優勢。
12.台灣自製鹽業、糖業等重要民生必需品生產地之優勢。


如果我想的不夠周全,還請其他網友補充說明!總而言之...........
我雖不是您的父母,也不是您的師長,但我是社會的一份子,
至少在社會教育上,我善盡社會告知之責,接不接受是您的權利,
但至少我對得起自己良心,盼您能自省才好!
最後請您愛惜名聲,珍重!
---------從台北來台南的女婿留
opelisc2000 wrote:
這就是滿足你們這些[...(恕刪)

嗯.......露餡了~~~~
話說你自己不就也是個鐵道迷嗎?

外地人沒資格講話是不是!?
當我開始在台南和高雄走跳的時候你可能還不知道來到這世界上了沒...
那你要不要閉嘴?
真好笑....
你這個台南人在高雄不也算是個(外地人)嗎?????????
人口移動本屬正常

問題不在移不移動
在於移動後對自己好
也該為自己待過的地方好
如果資本每到一處"創造繁榮、帶來就業人口"
十幾二十年過去
肥了自己、瘦了當地
你說這樣叫"有爽過就好"??

每個地方歡迎好的資本行為
但應該唾棄"資本殖民"的政商體制!!!
不要以為人家來投資就高呼萬歲

會去計較一個城市的"樣相"
一定是比較對這城市是善意的
與生不生活在此地無絕對關係
就如我根本不想去菲律賓
是我覺得"他"的未來不是與我相干的
說白了,是莫視

一座城市一個鄉村
都該有自己的特殊樣貌
一個區域好
不代表要犧牲別的區域
一個區域不好
我想住隔壁也好不到那去

如果一昧認為商業繁華、高樓林立、工廠氾濫才叫"發展"
那真的太短視了

台灣很小
但千萬不要心眼也小了
我是臻園 wrote:
城市之間本來就應良性...(恕刪)

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id=3292
台南幸福指數也是很高的,請看我連結,而文化氣息古蹟文化更是最大優勢,我常看外國人日本人拿一些地圖資料在參訪台南古蹟,感受的到對台南古蹟文化的認同,而且國際報紙上也有讚揚過台南的文化古蹟,發現頻道也製作
台南的專輯來認識台南文化,但若只是走馬看花沒有內涵當然無法了解台南的古蹟文化,臻園說的對,比較沒意義,台南工商業輸高雄,但高雄也輸台北,台北也輸東京,東京也輸紐約,比來比去沒完沒了,光用一個工商業來評斷一個城市價值也眼光太狹隘了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