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尼爾 wrote:
新聞發佈 | 2013-10-21
(永華市政中心發布)
台南市議會第六會期大會本(21)日進行市政總質詢議程,由市議員陳文科、林炳利、謝龍介提出市政總質詢。關於議員所指教關於鐵路地下化議題之質詢內容,市府說明如下:
一、台南市鐵路地下化計畫係由中央負責主要的路線劃設、用地範圍、施工規劃、以及徵收方式等,地方僅配合辦理都市計畫變更、土地徵收、地價查估、以及交通維持計畫,亦即變更路線與施工方式均屬中央權責。因此賴市長在今日市政總質詢時也建議謝龍介議員,若對鐵路地下工法有任何意見,也可以執政黨中常委的身分,將意見反映給交通部,並要求請交通部釐清相關爭議。
二、市府絕非未與居民溝通。事實上本案自去年市府受鐵工局委託開始進行都市計畫變更程序起,就持續與居民及社會溝通、說明,並蒐集不同意見(包括101年8月28-31日的4場都市計畫公開展覽說明會、10月26日賴市長接見自救會陳情並要求鐵工局暫緩程序、102年2月應自救會要求邀請雙方召開工程技術論壇、及2月28日與自救會代表的閉門會議)。在繼續推動行政院版本後,市府都委會專案小組也在5月1、2日聽取人民陳情意見,更於9月23-27日辦理3場與拆遷戶溝通互動說明會,由賴市長率相關局處向居民直接說明。就不同意見的資訊蒐集效果而言,實已充分達成。
三、自上周起,賴市長與相關局處同仁已分頭展開逐戶拜訪當地住戶的行動。市府感謝許多住戶善意的回應,也已將所提出意見帶回研議,做為決策與執行的重要參考。市府將持續拜訪家戶的腳步,面對面聆聽居民心聲,盡全力協助解決每位拆遷戶問題。
四、有關各界對工程方案的相關疑問,行政院曾正式函覆立法院回答相關意見(院臺交字第1010076291號);此外對於市府推動行政院版的理由、徵收的必要性與公益性等,市府網站上皆有資料詳細說明,包括鐵路地下化施工方案臺南市政府評估意見、鐵工局「臺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問答集、專案照顧住宅說明等,亦隨時發布新聞稿針對各界指教或誤解提出說明,歡迎參考。
焦點回應 | 2013-10-08
有關台南鐵路地下化引起關注,市府感謝各界的建言與關心,但部分未符事實之處,恐怕以訛傳訛,謹此澄清:
一、 本案並非賴市長上任後將鐵路東移,行政院98年9月核定路線自始即為「在既有鐵路的東側施作永久軌」,所採「明挖覆蓋工法」亦與當年北高做法一致。
二、 本案徵收無關土地利益,徵收民地與原鐵軌騰空後,將作為20-40米林蔭大道,無分毫用於開發。有心人謠傳賴市長可藉此牟利一說更屬誣衊!
三、 住戶之徵收補償絕非外界謠傳一坪6萬元,而是依土徵條例採市價徵收,市府也向鐵工局爭取更優厚的協議價購條件。
四、 本案苗栗大埔案本質完全不同。南鐵地下化經中央規畫20年,可縫合市區東西二半、解決每日225班次列車帶來的環境與安全問題,非為土地開發,亦是沿線居民期盼,公益性與必要性無庸置疑;加上開全國先例提出專案照顧住宅方案,更讓拆遷戶多一層利益保障,且可儘速展開新生活。
五、 市府並未忽視不同的方案,已在2月6日舉辦「工程技術論壇」,邀請專家共同檢視鐵工局與自救會版本的可行性。惟經專業評估比較,自救會版本拆遷面積增加、施工期間列車行駛風險較高、對交通衝擊大、工期更長且所耗經費更多,因此不得不繼續配合中央核定的計畫。
另有部份人士錯解法律,以為由市府辦理之聽證會將有法律效力。事實上依行政程序法規定,非法律強制要求辦理的聽證,其結果僅供機關參考,並沒有法律效力。市府辦理沒有法律效果的聽證會,其實也無助於解決爭議。
真正能夠有效化解爭議的,是直接和拆遷戶誠懇溝通。市府9月底已邀請拆遷戶進行數場區里說明會,雖然爭執難免,但並未迴避溝通也未設限議題,贊成或反對意見皆充分表達。未來將一步一腳印,深入家戶拜訪,解答個別拆遷戶關切的問題,讓他們完整暸解自身權益,理性抉擇。市府絕對會承擔起照顧拆遷戶的責任,也會盡力化解爭議,讓長期受軌道干擾的住戶和市區發展,都有機會展開新生。
(台南市政府)
這篇應該就是最後的解答了,當市府人員各自擊破住戶心防,讓他們妥協後,結果很快就會出現了,看來不會太久就有好消息,拿板凳來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