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從年輕人身上看不到未來台南房子價值

別的地方不清楚,但是台南這塊,
在台積電宣布要過去的時候,理論上已經註定不會再跌了.
事實上,我看台南會漲,但是不夠好的房子人家可是看不上的.
等蓋好過個三五年就會知道囉~~~~

其實,不論是持有在手或是真正要買的才會計較漲跌呀....
但買與不買,端看自己的選擇,與人無尤~~~
還在想CP值嗎?世界上沒有所謂物超所值的產品,但高價卻也不一定就能買得到好產品.
我想比較誇張的可能是您,怎會覺得一定要買房子?時代不同思維要變,不然會被年輕人淘汰

adsiturbo wrote:
最近遇到幾個踏入職...(恕刪)最近遇到幾個踏入職場3~5年的男性年輕人


女人比較想要有自己的房子,

我也認為有地方住就好,
adsiturbo wrote:
最近遇到幾個踏入職場...(恕刪)

就如您所見,新世代都不買房了,您害怕房價掉不下來嗎?

adsiturbo wrote:
我感到訝異的是,這些人在公司雖然都還只是掛頭銜是工程師,但頭腦靈活度卻是公司的菁英份子,薪水配給在南科算是不錯的,怎麼說起買房就好像不干他的事一樣??(恕刪)



既然這些人頭腦靈活 , 屬於公司菁英份子 , 說不定這些人的想法才是對的 , 具有前瞻性 , 而你的想法才是落後指標 , 不要急著批評跟你想法不同的人 , 說不定他門才是正確的
就算你是精英工程師年收2百萬以上

這種年收全台應該也是前1%

問題是就算是這種年收買房也是很吃力 這說明房價高的不合理

更不用說一般的年輕人22k 要養活自己就不容易了 還買甚麼房

250-300還有辦法全球分配資產阿?

在大台北地區家庭收入20萬
一個月支出大概10萬, 一年存150萬
即使10年也就是1500萬
這些錢在台北市也就是買間全新的套房或者老公寓.

你住的地方房價跌回7年前的價格,
7年前是金融海嘯剛結束沒多久, 7年前台積電才60幾塊錢.
7年前我才剛買第一間房, 現在買了第二間把第一間賣掉.
7年前原則上買股票買房子甚至買農地的人到今天沒有會虧的.
所以說你租房子的地方(市區)竟然會跌回7年前的房價, 有可能你的眼光非常差或者運氣非常不好.
不要說大台北地區, 附近地方桃園中壢基隆宜蘭房價都不至於跌到7年前.
除非社區管理很差或者有自殺跳樓刑案之類的
建議你既然有能力就應該買房

我看過很多人虛有其表, 常出國, 背名牌包, 開好車, 租房子....

你現在在租的房子都快30年了
這麼老舊你都住得下去
出國去玩, 住一下高級酒店, 回台灣看到你破舊的房子, 是不是回味很久? 高級的酒店真想再去.
把自己家裝潢漂亮一點, 出國去住酒店就不會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了
我是講真的, 有時候出去外面住飯店, 如果沒有住到五星級, 都覺得還是自己家比較舒服.



全球資產配置很簡單,懶的話一兩支 ETF 就搞定了,一年的成本約一千塊台幣左右。喜歡投資房地產也行,有沒有聽過 REITs?不要說什麼台南,你想投資美國的房地產都行。

我住的地方算生活機能不錯的舊市區,就是吵了點,晚上路上蟑螂多了點,車位難找了點,但是符合我們的需求:離公司近,生活機能方便。自住租房,跟眼光好壞有關係嗎?是漲是跌與我何干?我的房租沒漲就好。倒是三四年前高點時買下這附近房子的比較吃虧就是。

我們夫妻平常看起來也就普通人樣子(其實,年薪兩三百萬真的也是普通而已,人外有人啊...),我們也不愛名牌包,開的是中古國產車,衣服大多穿 Uniqlo ZARA H&M 之類的大眾品牌。我們也明白現在正是累積期,不敢揮霍,只適度消費在自己喜愛的事物上,例如旅行。

幾年前因為工作關係,常常需要在國外長住數個月,住過 CBD 酒店式公寓,還有加州郊區的獨棟豪宅,那生活品質真是一流,房價竟然還不比台北市區!經過這幾年的體驗,倒是真的越來越覺得台灣的房子買不下去,幾千萬的房子,看起來跟貧民窟一樣。
住在家裡,不用支付水、電、瓦斯等費用,
還可以在家裡搭伙,的確可以省下不少開支。

只要有正確的金錢觀,
原則上,我並不反對這樣的生活模式,
但就怕生活太安逸,失去了目標或方向,
最好還是出去闖一闖,磨一磨,了解一下持家的不易。

但是在外地工作又要租房子的,如果房租跟房貸差不多,
那真的要認真考慮,是否先想辦法存頭款自己買房,
甚至是回鄉打拼存錢之後再出來到外地工作,
工作穩定就直接置產定居。
--------------------------------------------------
若是依照目前緩跌趨勢,
假設平均30坪,一年一坪跌一萬,
一年跌30萬,30萬/一年(12個月)=2.5萬,
月租約一萬五,每年多花一萬,確實不太划算。
如果沒有租那麼大,可以省的更多,
但,前提是你要留得住!留不住,
你終究是在幫別人繳房貸。
買房子算人生大事。尤其現代社會。房價動不動以千萬計算。貸款年限也被拉長到了四十年的也聽說過。為什麼呢?因為抄作。因為企業要獲利。當權利與資源全由大財團掌控。價格永遠無法回歸正常。舉個例子來說吧!。
我九十五年買的房子
當年看房子時。共看了三、四間。
A:
一間中古店面。『路尾」價格六百二(自售)
B:
一間透天別墅三樓半。開價780萬。最後談到660下不去。(財團建設公司自建自售)
C:
全新四樓巷內開價880萬透天。成交價約800萬。建設公司非財團等級
D:
近鐵支路透天全新三樓半與Bdbu同建設公司財團建造。價格約650萬成交價。但此區會淹水。

後來。我買了A
B跟D分別以560萬與600萬成交

C:成交價為800萬

當年我永逺記得財團這家跟我說的一句話:你的錢想買什麼房子?我們家的房子蓋起來放着都會漲價。不賣你更好。後來我買了A。2017年現在上述四個房子的竹價是這樣子的。
A;約1200萬
B:約700萬左右
C:約1000萬
D:約700萬左右

會說這些是因為。買房子的過程是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以及對市場的了解。還有賣家的型弋也有很多的門道。可能對一般人來說:包括我自己。這輩子就能買一間房子而己。如果沒有問清楚。其實損失的不只是房價本身的過份抬高。買錯房子以及被啃殺的情況損失的會更大。
像我的想法是。先買有再買大。先買遠再買近。我之前買的A。當時是路尾。也不發展。沒什麼人要。後來十年後。當然就會慢慢熱閙起來。價格會上去。但相形市區內的動則兩千三千萬是不能比。但至少我若想換房的話還有機會你們說是吧?


有能力

當然把 自己家 ,自己房子 ,自己環境 ,弄好一點。

因為
住的舒服,天天享受,天天開心。


年輕時 也常常出差國外
Grand Hyatt
香格里拉
一堆高檔飯店…
一晩,$1萬2萬
通通住過


現在
那種 郷巴佬驚訝 的高級大飯店,已經不會再吸引我了

因為
自己的家,更高級,更舒適。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