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brawu wrote:
哈,所以一切都是虛幻,只能維持現狀???
害我以為之前好多安全島都打掉重作,以為
是要埋電纜為輕軌做準備。看來還是洗洗臉,
繼續打拼才是重點冷笑冷笑冷笑
p.s.還好當初那間輕軌有經過的房子斡旋不成功
退款,看來可以擺在銀行多生幾年利息啦。
可惜了
多多哥
Richard0925 wrote:
試問這個版到底幾個...(恕刪)
擎天神 wrote:
公車系統主要不是針對你這種機車族的,
而是針對不能騎、不敢騎、不想騎的這批人,
這批人是老人、殘障者、懷孕婦女、學生小孩、外來觀光客、外來勞工,
很多老人也有駕照,
但是已經太老了,眼力不太好,反應變慢,體力變差,
騎車開車已經太危險了,
你不給他們公車坐,
他們怎麼出外行動?
沒有公車對"現在的你"沒差,
其他人卻有差。
我小學的時候,常需要自己搭公車去鬧區書局、練柔道、補習,
已經覺得公車不太方便了,
結果現在的大人不是想辦法去改善,
而是還想讓現在的小孩更加不方便,
只因為現在的大人覺得自己搭公車不方便、覺得自己用不到。
.展哥. wrote:...(恕刪)
擎天神 wrote:
CNN記者對台南小吃讚不絕口,但文中也提到外國旅客可能會面臨到的問題,台南的公共交通運輸不足,許多店家也只講台語,這兩點對於外國旅客來說,可能會成為苦手的難題。
這個全球知名媒體已經點出台南需要加強改善的地方了。
因為公共運輸能量嚴重不足,
所以光是本國非台南市民的觀光客就只能選擇自行駕車、騎車進入市區,(不管是自有還是承租都是要上路)
.展哥. wrote:
外國旅客來台南就應該入境隨俗,事前多做功課,這點也用在外地人以及來台南唸書的外地學生也是一樣道理
很多外地或外國人抱怨台南的交通,問題是這些外地或外國人士要配合台南,不是要台南去配合他們,沒有自用運具或不具自用運具的駕駛能力(不會開車或騎車),就應該審慎評估來台南旅遊的可行性;不要說外國人,就算是外地大學生也是一樣,說個實在話若您真的沒駕照也沒車,就不要來台南讀書,而不是來台南讀書,卻要抱怨台南大眾運輸爛,那要怪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