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qoo 大詳細的解說.貼石片(每片約 5x20 cm 大小) 對比一般的二丁掛貼外牆, 二丁掛最後還有一次台語說"搓目"的填磁磚縫動作, 可是石片外牆貼完就沒這動作了.這樣的防水效果是不是比較差? (假設一樣結構體上都有施作防水層再水泥漿粉光的情況下) 因為現在好像滿流行外牆貼大大小小的石片說.qoocoolo wrote:防水層施做在結構體上...(恕刪)
不論外牆選擇貼二丁掛或石片,這面牆的主防水層就是結構體上那層防水層,不會說比較差,當然前提你這層防水層得做的好.再說,大多建商在二丁掛填縫上只是使用一般填縫泥,不會想到注重這裡的防水性,而使用防水填縫泥,所以二丁掛之間的縫也是會吸水.如果有使用防水填縫泥,理論上防水性能是比貼石片的牆好,因為有防水填縫泥先行一步阻擋水的滲入.我還是要強調一點,主防水層是結構體上那層防水層,即使外牆是貼二丁掛,即使填縫使用防水填縫泥,但防水填縫泥畢竟是剛性材質,遇到地震仍然會裂,擋水的仍然是結構體上這層防水層.
回報一下跟建商詢問的結果灌注材料名稱叫建築防水用聚銨酯google到如下說明聚氨酯看來並不是標題說的環氧樹脂但這聚銨酯看起來沒有發泡的行為, 也滿奇怪的=_=這幾天桑達颱風來幫忙驗收, 效果如何就一翻兩瞪眼了!祝各位防颱順利~~
小弟也來閒聊一下。就小弟的瞭解來說,外牆做防水材料的塗佈,其實並不是最正確的防止漏水的方法,這個方式充其量只能說是亡羊補牢而已。最根本的解決方式其實是在一開始澆置混凝土的施工品質,這個地方才是決定將來房子漏水與否的關鍵。一般來說,最容易漏水的地方就是在工程施工縫的位置,以及二次工程的交接處,或是有蜂窩,混凝土搗實未完全之處,大概就這幾個地方最容易漏水。試想,混凝土RC起來厚達12cm-15cm的牆都沒辦法防水了,防水塗佈最多3mm-5mm的厚度,如何能奢求完全防水呢?當然,這不是說防水工程不重要,而是要讓大家知道,不要迷思在外牆一定要全數施作防水才是防止漏水的唯一方法,如果今天建商能夠將混凝土澆置的品質掌握好,減少屋主施作外牆防水的支出,又能達到不漏水的施工品質,這才是真正的雙贏。以上是小弟的一些個人淺見。
siarim wrote:如果今天建商能夠將混凝土澆置的品質掌握好 大大,您這句話是重點阿!!!如果建商能在混凝土澆置時能確實搗實,澆置後按照標準養護28天,這樣的房子蓋起來即使不做防水工程,要漏水的機率也會很低...可惜,這只是一個理想國度,現在大多數的建商蓋房子是在拼速度講效率,混凝土澆置後能養護7天就偷笑了,有的還3~4天就拆模讓土水進場了勒所以才需要施做防水工程來亡羊補牢了~另外,在建商不重視防水工程這區塊加上市場削價競爭的生態,防水公司接工地的價格沒辦法拿到多高,在價格低又要有利潤的情況下,你想防水層能做多厚?有個1MM就很威了啦~以上都是小弟每天接觸工地的經歴,講句自私點的話,因為建商如此,才能讓我有一直有飯吃阿(當前的防水工程施做加後續的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