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那家結構完成,尚未貼磁磚前成本是超過十萬,有些交屋給消費者的完成成本超過十萬的有幾家?
貼石材多一點,包裝多一點,掛個品牌價格已經不是加幾成當利潤,是加倍。
2011成本跟現在一樣,就土地佔總成本多一成,掛個名牌價格多一倍,現在人傻把裝修漂亮就當豪宅,還沒開工就一堆人買了都沒有詳細資料,我還看過連DM都沒有,用A4印資料就開始賣。
台南86年,就有20幾萬的樓,買了20幾萬,為什麼價格下不來,不是保值,是賣貴沒人買,賣低賠錢,買的高成本高,不缺錢就套在,賠些利息跟折舊,還當保值,同樣一千萬放銀行,十幾年也收了年複利快20%,.
跟政策居住正義對做,是嫌錢多?
不要只看品牌老想增值,沒賣掉前,利息已經繳了一堆,找自己能力付得起還保有生活品質才重要,不要把辛苦賺錢都幫建商捧場,真的建商看好,就不會有建商也把頂樓保留戶拿出來賣比預售低,建商都要入袋下裝,還有人不信邪。
耐心去找差異化適合自己的房,不要只看品牌,漏水要修是有幾千幾萬,打一針300,十公分打一針,能做個兩萬就很多,還保固兩年,一坪多賣你五萬,一戶賣你多幾百,結構都鋼筋水泥,地震係數都按0.33設計結構的是差多少,都是預拌混擬土廠弄的,是有什麼不同,鋼筋水泥賣得比SRC貴,還是有人寧買品牌,不相信材料沒比較好。
現在照相手機每個人都有,客戶裡面沒土木背景的人?還會偷鋼筋讓你拍,水泥出廠要證明,來工地現場也要澆灌樣品好送強度測試,是有什麼差異,頂多不好灌工人加水好施工。
最後,大建商做出來當然比小建商好的機率高,小建商有些也會用老牌好的營造廠,是建商蓋房子還是營造廠蓋房子,差別是建商發了多少成本讓人蓋。
20年的名牌房子,是會比五年的新房子結構好?建築標準只會愈來愈嚴,材料,工法,只會愈來愈好,再好的RC,五十年一到是不會壞掉要都更?
買付得起養的起的新房,那天工作要轉移也比較好處理,台南是有多少人二代,可以消化這幾年要完工的樓?
SW168 wrote:
呵呵~30w臉都被打...(恕刪)
我的心態是消費者用心去挑好房子,建商更用心去蓋房子,讓市場是正向循環,如此而以,我不希望我以後兒子在市場上以經找不到認真建商蓋的好房子了,所有建商都在cost down!大家都說產業老闆只會cost down,不研發,問題是連吃飽都有問題了,還想的到那麼多嗎?結果自己當老板買東西時也是cost down 思維! 除非你我都投入當建商,不然現在賺錢的這些大老闆覺得當建商已經不好賺了,頂多就收掉不做而以,反正已經賺夠了,那市場上剩下的就是一群cost down的建商,到最後又是惡性循環了,我們不過想要可以住品質好一點的房子,如此而已! 其實如果大家如果覺得建商很好賺,那我拜託你們去當建商,把品質顧好,把事情做好,我一定會去跟你們買!
六角缺一角 wrote:
就平面格局來所
府都 Double One (永華路二段 國平路口)
恆聚 水雲間 (永華路二段 接近平豐路口)
但是恆聚水雲間其實不是很知道他的建築品質和工法如何
只是公設的設計感不是很符合胃口
推薦時要小心風險 看看其他人的心得
恆聚建設賣漏水屋 不到五年新成屋天花板漏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