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轉運站的樣貌是長怎樣有構圖了嗎? 像台北交九轉運站還是統聯台中轉運站那樣??
台南公園對面,地下道旁邊那塊地最近在整地,有人知道是在做什麼嗎??
玉木宏 wrote:
C大的確是在美國學校(開元轉運站(原美國學校)國有土地開發案),被你說中了!...(恕刪)
設在那算方便嗎??沒有跟鐵路或是其它大眾運輸做銜接合理嗎...
怎麼從頭到尾都沒提到單軌電車...
連結
十大建設計劃,有的根本可有可無嗎...
與其搞那些沒特色又會成為蚊子館的東西,倒不如基礎交通建設先搞好
看了真有點搖頭
聚合乙稀 wrote:
十大建設計劃,有的根本可有可無嗎...
與其搞那些沒特色又會成為蚊子館的東西,倒不如基礎交通建設先搞好
看了真有點搖頭
如果這些建設用資訊系統來比喻的話 這叫做分散式資訊系統 高雄市叫做集中式
現在就可以看得出來了 一定很多蚊子館的 分散式架構若交通不發達 光要改善交通架構後續就要花很多錢了 不改善就很少人會去用
比如高鐵站蓋在目前的位置 台鐵要拉過去 以後的捷運要拉過去 要多花多少錢? 台中 高雄都是高鐵台鐵共站 當初若台南也共站就不用蓋沙崙線
比如新營的人要去會展中心 跟去高雄已經差不多遠了 要去圖書總館喔 光連找路就很辛苦了
前台南縣長蘇煥智提出的集中式的架構觀念我比較認同
當時競選民進黨的提名 他提出的想法就是趕快在適中位置交通要點設立新市政中心 把資源集中
不管新市政蓋在哪裡 把資源集中在交通要點與地理的適中位置 這種觀念我是認同的
因為位置在適中位置對外的道路交通成輻射狀 交通建設就是原來的規劃了不用在多花錢 長期來說大家到資源集中的的適當位置,10分鐘內可能涵蓋50%的市民 二十分鐘內可能達到七八成的市民 時間越久越人口越容易自動集中在交通便利的地點 ,這樣大家便於使用這些資源 就比較不會成蚊子館
現在回頭來看目前的建設方案 感覺是每個地方在分資源 美其名是大家都有分到一部分 但是沒分到的那一部分很少會去用 如果要方便用還要在額外的交通建設 又牽涉到財務與徵收問題
所以這個不用等到蓋完使用 大概就知道分散式架構在台南市資源比較弱的情況下 成為蚊子館的機會很大
不過也沒有關係 這些建設以前沒有 現在也是過的好好的 要蓋就去蓋 祝福當地可以使用到的人啦 最好多去使用 把其他市民沒有用到的額度也用一用 才不會浪費.不過這樣也有一個問題 喜歡吃鳳梨的人 分到的是香蕉.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