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幻想中的輕軌夢

hsbc500 wrote:
認清台灣政府就是集中資源在台北這個現實
好好規劃適合台南自有風格的運輸計畫 比較實際

認清現實、實際的、適合台南自有風格的運輸計畫,是什麼?

答案有兩種。一種是主要利用自有交通工具(尤其是機車)的運輸計畫,民眾自己準備交通工具,政府負責開闢道路和規劃停車空間。一種是主要利用大眾運輸系統的運輸計畫,政府準備公共交通工具和規劃行人步行空間,民眾要多走一些路。

依照人的惰性,前一種比較可能是台南人的選擇,因循怠惰下去。

後一種會實現的機會比較小,雖然這是土地面積小、人口密度高、缺乏自然資源的社會的正確抉擇。

美國土地面積大、人口密度低、擁有豐富資源,主要靠小汽車代步是可以的。但台灣像日本一樣,地小人稠缺天然資源,主要應該選擇大眾運輸系統才對。

212410 wrote:
台南輕軌系統大概是1...(恕刪)


真的是幻想...
大多數人的思維還停在~別人有,我也要

其實自己想要什麼?
能要到什麼?
該要到什麼?
都無法靜下來思考
如果要到一堆自己根本沒用的東西
最後還是要城市自己付出代價
無力經營、拖垮市政、財政...

大眾運輸的需要或許存在
但規模及形態為何
需要深度的思考
幾點大家可以自行評量

人口居住的疏密如何、未來十年的演變模型?
產業的型態其交通需求為何?
當下使用大眾運具的人口比例?
未來的乘坐人口由何轉移、其個人成本變化為何?
各種使用大眾運輸的目的及比例演變(常日通勤、常日通學、市民娛樂、外客觀光、商務...)
總體的量及各比例的量,兩者不可混談

這些有個思考輪廓出來
再來思考型態、規模、中長期路線的合理性、經營方式、城市美學在地的對應方案...
與其他運具的分工策略(公車、私家車、機動車、自行車、步行距離可及性...)
當問題都還沒看清楚、想明白
就自信滿滿拼命寫答案
通常不會有高分

台北的模式,不一定各城市可以比照
高雄的經驗,可以給台南諸多借鏡
釐清自身與他地的差異
才有較可行的方案
計劃、方案不一定要"偉大"
但一定要"適合"
台北的捷運要蓋之前..都會先規劃快捷公車 就是像捷運停的站一樣 不過沒有像捷運班次那麼密集先培養客源..台南為何不在車流量大的路線先試辦呢.連嘉義市都有快捷公車了..等有了固定客源後再向中央爭取不是更有利嗎..這也符合之前那個交通部長講的要看地方需求利用度才能決策需不需要捷運...現在台南沒有數據可以爭取 每個都開車騎車公車使用率也不高 光是這樣看還有高雄捷運的窘境 中央鐵定會認為是虧錢的 才不會給捷運呢

badstudent wrote:
我寧願政府資源建設在...(恕刪)

所以說,何必在台南交通建設上打轉.
台中高雄還等著要重運量捷運呢.
masaei99 wrote:
大多數人的思維還停在...(恕刪)


大多數人的思維還停在"只有台北才能有 我不能要"

其實自己能要什麼?
能要到什麼?
該要到什麼?
都無法靜下來思考
如果只是認為這是只有台北才能有的東西
最後還是要自己的城市要付出代價
沒有完善的大眾運輸、拖垮城市、進步...


大眾運輸的本來就需要存在
但規模及形態為何
需要深度的思考
幾點大家可以自行評量

人口居住的疏密如何、未來十年的演變模型?
產業的型態其交通需求為何?
外國平均使用大眾運具的人口比例?
對於自己的城市遠見乘坐人口由何轉移、其個人成本變化為何?
各種使用大眾運輸的目的及比例演變(常日通勤、常日通學、市民娛樂、外客觀光、商務...)
總體的量及各比例的量,兩者不可混談

這些有個思考輪廓出來
再來思考型態、規模、中長期路線的合理性、經營方式、城市美學在地的對應方案...
與其他運具的分工策略(公車、私家車、機動車、自行車、步行距離可及性...)
當問題都還沒看清楚、想明白
就認為只能台北才有資格擁有這些東西
永遠都不會有高分

台北的模式,不一定各城市可以比照
高雄的經驗,可以給台南諸多借鏡
釐清自身與他地的差異
才有較可行的方案
計劃、方案不一定要"偉大"
但一定要"適合"




補充: 大眾運輸有各種型態 公車 brt 鐵路 捷運 輕軌
捷運跟輕軌的型態很多種
不要被台北捷運的思維挶限住了
就連公車及brt的型式也很多
討論並不是非黑及白 二元對立
cckm wrote:
所以說,何必在台南交...(恕刪)


這邊講的是在台北跟高雄競爭資源的前題
我是挺高雄的
寧可看到政府把資源投注在高雄上
畢竟高雄發展起來
對台南也是利多

這跟台南爭取自己的建設
兩者並無衝突

hsbc500 wrote:
認清台灣政府就是集中...(恕刪)


如果只是單純以認清現實
來否定所有假設跟理想及建議

一個國家能有什麼進步的可能呢?
原地踏步就好了
風險性最低


badstudent wrote:
這邊講的是在台北跟高...(恕刪)

很簡單的狀況,台北在有捷運前,公車早已經滿街跑.
民營企業嗅覺很準,能賺錢絕對跑第一個.
交通建設不是有錢大家分一分就好.
敝小地方上下班時間一過,公車空空如也.
根本也不用去想蓋捷運到底要載誰.
雖然依人口比例,應當可以分配到幾公里捷運玩玩.

大台北交通問題很嚴重,常駐人口破千萬都有可能.
交通資源集中台北的原因可以想見.

低碳城市?
口號口號

輕軌電車或是用再生能源的公車
是最基本的實行

不然一面喊低碳城市
然後整個城市都是機車..

真是衝突啊!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