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如果有地下室的建築是一定要作防水層的!
目前大多數建築案防水層都是原本的結構體完成後,
先上一層水泥漿粉平,再上一層彈性膠泥(要有一層厚度,不是像油漆刷過就好)
然後在貼外牆瓷磚,
比較功夫(台語)一點的,在每次的灌漿交介面的地方,
會再貼上一層抗裂網及防水膠加強!因為這是最容易滲水進來的地方,
一般交屋之後,大部分建商的態度可想而知吧!
所以一定要在交屋撥款之前確認清楚!只有幾個字但是難度其實很高!
因為我有深切的痛!
我在2008年買預售屋的房子,約3-4星期去看一次房子,看一下進度,
但是去第二次就跟工地主任吵架囉!
因為他對我說:園區的都這樣,自以為很懂!(口氣很鄙視)
讓我超不爽,我當時手上拿著剛入手的Canon 450D,
原先只是想說當天休假,來去看一下進度,
順便試一下相機,沒想到他是這樣的態度!
所以我就以建築的專業學歷及實務4年的經驗,
卯起來拍他的建築缺失,結果咧?
沒用,因為建商捲款落跑了,哈哈!
還好銀行有承接繼續完成建案,讓我損失少一點!
扯遠了,重點是要在交屋撥款前兩邊談好或處裡好才有保障!
不然只能拍照存證,紀錄每次協商內容,為將來萬一跑法院作準備!
楚中天 wrote:
原po這幾張照片似乎沒有打磨就直接打針?
有先進能指點一下嗎?
是的~ 這個針是從縫就直接釘下去,馬上就灌注了
可能是因為裂縫很明顯, 內牆、外牆都有對應的裂痕(牆在一樓), 所以就直接打了
google到的工法也是各有千秋,高壓、低壓,發泡、樹脂,有的還說針要斜著釘
總覺得這招很像偏方,各家說法各有不同,真是霧煞煞

bbblee wrote:
現在很多建商都蠻無良的,
看到這種灌漿水準,
能不漏水嗎 ?
這篇其實我在購屋前就看過...原以為是遙不可及的誇張, 想不到現在近在眼前呀

不過建造期間我也有盯過工程, 是還不至於如此啦
只是我不懂建築, 也只是外行人看看熱鬧 >.<
overmarse wrote:
有幾個建商的房子特別...(恕刪)
我倒是沒問到哪些建商特別會漏水...只有問到的人都說沒漏過~
所以才會覺得誇張, 怎麼這麼準, 買到一家會漏水的
nung1020 wrote:
卯起來拍他的建築缺失,結果咧?
沒用,因為建商捲款落跑了,哈哈!
您的經驗看來更是特別~~ 蓋到跑路的建商, 要是沒跑路被他蓋完, 這房子也很有問題吧!!
或許因禍得福呢!
overmarse wrote:
所以多看看哪幾間惡名昭彰的建商
板上應該可以看到不少
常換名字的建商也要小心
這一陣子房市火熱, 新的舊的建商如雨後春筍
不過購買前真的要好好做功課...不然就要繳學費了=_=
而彈泥的品質也須注重,雖然是施做在結構體上,外面有水泥沙漿層保護免受紫外線的破壞,但還有一點,要能抗老化.試想,橡皮筋即使放在室內沒曬到陽光,幾年之後不也會老化失去彈性而斷裂!
若是施做在平面上(如屋頂ˋ浴室地面),更需考慮要能耐水解!
nung1020大大說的一點觀念相當重要"要有一層厚度,不是像油漆刷過就好",塗膜類的防水材料屬於柔性防水材,因為它有彈性,能抗裂,而它要能抗裂,必須成膜有一定的厚度,做的太薄,那有做就等於沒做,哪天來個地震,結構體裂了,恐怕它也跟著裂!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