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oky wrote:
台北路邊停車位難找,不得已才走十來分鐘或騎單車或騎機車去捷運站
我天天搭捷運車廂都很擠,這樣北捷還賺不了錢,郝大市長也該檢討了
不記興建成本,高雄捷運這等運量就能營利了,真該給陳市長褒揚令
會不會北捷把錢拿去蓋新路線了,不然怎麼可能賺不了錢?
其實算入興建成本的話, 全世界只有兩個捷運系統是賺錢的, 香港 & 東京
而這兩個系統也有一定比例的收入是來自軌道附近土地的開發
要純靠賣車票收入有盈餘的話其實是滿難的
這跟捷運系統在城市的定位是有點關係的
若票價太貴, 導致人民搭乘意願低落, 就算能把錢賺回
也失去了蓋捷運的意義了是吧 (啊就大家都還是開車啊....)
若以盈餘/虧損來說要褒揚陳市長或是檢討郝市長, 似乎也太嚴格了些
畢竟地球上能自償的捷運系統只有兩個...
捷運系統只要能降低人民的開車意願, 達到低碳運輸的功能,
應該就可視為是一定程度的成功了,
我倒是覺得何不照台北捷運模式, 中央每年編一點預算
在新竹/台中/台南/高雄資助捷運系統的興建, 就當是鋪柏油或蓋高架橋去了
反正平常鋪柏油或蓋高架橋也是錢拿不回來,
柏油還常常要重鋪, 高架橋更有維修保養的經費年年需要支出
若用來蓋捷運, 維修保養的經費則可從售票收入中來支出
(依北捷經驗, 政府並未補助台北捷運公司的人事費用及硬體惟修支出, 若北捷在不用負擔興建成本的情況下可有盈餘, 則靠售票收入來應付捷運系統的營運應該是可以期待的)
另外, 北捷的新路線並沒有要他拿錢出來蓋
政府先出了, 而北捷在 2010 年開始要來攤還
是為了城市幸福?
還是不(廣)為人知的秘密?
一定要有良好的捷運規劃才有幸福城市,
好的捷運不必然是花大錢的土建工程,
便宜又好用的規劃也是可以有很棒的捷運,
(據勒納後來在市長任內的評估,
似地鐵的中高運量捷運系統造價是輕軌系統的十倍,
而輕軌系統建置成本又十倍於公車專用道系統。)
巴西的幸福城市捷運可是上過Discovery的。
不知何時台灣才會有真正為城市幸福著想的長官?
迷之音:世界這麼大,也不過才這麼一個幸福城市,想太多。
http://glocalgov.nat.gov.tw/CityExperience/expand-more.aspx?id%3D6
http://k-review.com.tw/2008/10/01/713/
三、創造世界級的宜居城市
目前庫里奇巴每天約有190萬人搭乘公車運輸系統,且高達89%的使用者感到滿意。因為鏈結公車系統的建造,減少了50%以上的能源消耗,也減少了塞車、燃油消耗、空氣污染,使整個都市人口擁有更佳的環境,事實上,庫里奇巴及其附近的空氣污染已經是全巴西城市中最低的城市。即使庫里其巴是全巴西家庭所得最高,汽車擁有率第二高的城市,仍然可明顯看到汽車使用的減少。相較於世界其他城市的公車系統相比,也可從下表看出庫里奇巴的公車系統,其運輸車輛數目遠少於其他都市,但卻有最多的運輸旅次,故其公車系統有明顯優異的運輸效率。
庫里奇巴與其他都市公車系統相關指標統計
庫里奇巴 波哥大 開普敦 約翰尼斯堡
人口(百萬) 1.6 6.4 2.9 2.8
交通尖峰運輸人次 428000 870000 400000 487700
運輸車輛數 2100 21000 10770 13450
平均每居民運輸旅次 0.27 0.14 0.14 0.17
資料來源:Public Transport :Lessons to Be Learn From Curitiba and Bogota
永遠都會出現兩派理論
A:當然要蓋捷運,就算政府虧錢虧到死也要蓋,不蓋捷運怎麼算是先進城市,捷運蓋下去自然就會有運量
B:民眾連公車都不搭了,蓋捷運是要給鬼搭嗎?更何況捷運經費好幾百億,為何不省下來做其他事
每次只要討論到捷運的話題,永遠都是這兩種說法在無限迴圈
說實在的,捷運算是奢侈品還是必需品,真的是要看運量來決定
要說捷運是大都市的基礎建設我想應該沒有人會反對
但是要讓政府負債累累去蓋捷運,我想這就有人會反對了
如果政府財政寬裕到不行,那每個城市都有捷運系統當然最好
但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高雄這兩條捷運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下的產物
如果時空背景互換,高雄現在會有捷運嗎?科科科,慢慢作夢吧!
這麼難能可貴的建設怎麼可以不挺呢?
有圖有真相,有人會比我更早開始挺高捷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