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關於東區的平實與副都心兩個重劃區

人生太難個屁 wrote:
副都心的德高百貨都收(恕刪)


有沒有經濟效益還是真的有差,副都心相較起來比較單調一點
kyova

台南的人口數和所得不如北中高,一窩蜂蓋沒啥特色的百貨商場可能還是得有幾個會陣亡。雖說現在商圈、商店街、餐飲與夜市也該轉型、整合了。但最終成敗還是得看成本和市場接受度、時代趨勢。

2022-07-27 0:49
kyova

系統老是吃掉留言...懶的重打了...

2022-07-27 0:58
kara91222 wrote:
副都心還是有一定淺力(恕刪)

一個是出國跟上86方便,一個是上國1很快,然後一個商圈已經沒落,一個相對成熟很多,你自己想看看
說到副都心
乍看還以為是後勢更為看漲的商60...
kyova

它有2個地景公園,似乎就沒啥其他公共建設了。商業區就是有招商失敗或進駐品牌不如預期的風險。最慘就是改蓋住宅。消費力和企業評估可能不如市區。只不過它面積夠大,又有草湖、九份子兩大片重劃區支撐。

2022-07-26 22:44
kyova

它學區也不如東區。醫療要去奇美但路線很塞... 安南區的機能環境和交通還是跟市區有差啦... 但投資就另外一回事。之前還有2字頭的。現在外地建商都炒到快4字頭,鳥籠宅...

2022-07-26 22:47
草莓是織野奈 wrote:
房價是跟著商業機能跑(恕刪)

單單論商圈好像有點單一面向,其他機能也應該要納入考量,例如副都心學區有崇明國中、德高國小、虎山實驗國小等優質學區
kyova

升學率、人數還是復興後甲比較占優喔。虎山實小一屆才收20幾個,大部分根本進不去... 不過那一區有崇明、德高、仁和、虎山四間可以選。平實應該是東光,或附近兩間復興,頂多再加裕文吧。

2022-07-26 22:52
有時

不是只看公車二鐵三鐵
這麼表面


@台南
45min以內 機車
30min以上 汽車
最為自由

快速上下
省道高速快速公路方便
也很重要
k8 2021撞爛報廢 ; VW vento 1.8CL 01M原汁未改 2024已拖走報廢了
小孩子才做選擇
kyova

... 這兩個區又不遠,幹嘛買兩個... 我會分散到北區或運河星鑽那邊。錢真的多應該也是去北中高置產,台南這麼小是有什麼好買那麼多間的...差異化又不大

2022-07-27 12:08
目前平實的規畫其實沒什麼亮點。政府在重點區域放榮民之家、長照、社會住宅。你會在信義計畫區看到這些東西嗎... 不過這原本就是軍方的地,這規劃也是正常,榮總也就在旁邊。政府不會再去搞一個富人區招民怨。所以平實這邊號稱信義計畫區聽聽就好... 完全看不出有營造出那樣的感覺。信義計畫區0.5平方公里內就有15間百貨商場,是全世界百貨密集度最高的區域。那邊有101、一堆金控、軟體業、總部。高級飯店酒店、夜店、市政府和一堆外交機構等等。還有一堆富人名人居住。捷運已經有2條還有東環段正在弄。台南捷運萬年規劃中,綠線更不用說。到底哪裡有可比性阿...

你看國城模擬圖的那種規劃,哪裡有什麼高級住宅區的感覺... 府都大概也就是配合工程,掛名的。質感跟真正的府都建案天差地遠。也許工程和細節上還可以要求些,設計、格局上也許就不行了。不過因為現在的府都物件太搶手,除了這邊上千戶以外,其他的物件一般人應該也搶不太到吧,幾年才一兩個案子,才幾十戶,潛銷就賣光了還要排隊。

這邊除了府都國泰,其他建商就... 外地來的大建商就是來炒房、利益為主的,搶地是很厲害啦,格局和工程品質就見仁見智。跟府都富立哪有的比阿... 這邊天際線我看也沒啥可以期待的。有些還是地上權,搞不好還賣的比市區非地上權來的貴。轉運商場也是不要抱太高期望才好,南仁湖暫時還沒有啥代表作,它也不是傳統被認為跟質感畫上等號的,剩下商業區要看市府把關或競標。目前實在不怎麼令人滿意,不知道是怎麼審核的。錢出的多不代表能做好。財大氣粗就是都被發哥、寶昌豐標走阿...

商業區就是賭很大,地主和經營方都要有財力、經營能力。萬一覺得沒搞頭通通做成住宅那這區就廢掉了。信義區計畫區除了環境、交通以外,最主要大半商業區是真的插了一堆百貨商場、高級商辦,這樣才有區隔性,房價硬是比其他信義區高出一截。不然大部分都搞高容積率住宅那其實也跟周遭區域沒差多少,頂多就新舊區域這樣。

平實這邊只能寄望南紡自己開的支票能兌現。但它土地也所剩有限,沒太多試誤空間了。

當然以上論述套在副都心也是一樣。

還有就是未來太多商業區、百貨商場購物中心要開發了。東區就有站前、平實、南台南副都心。中西區有運河星鑽。北區有南山微風、商20、兵配廠都更。安平有海洋之丘、亞果和悅椿和後續開發案。安南區有商60。永康有經貿&創意設計園區。遠一點還有高鐵的三井。更不用說還有原本的新光中山店、新天地和遠百。台南的人口數和所得、消費力有像台北那麼驚人嗎... 就算未來散落的店面、夜市、攤販的消費型態逐漸轉型集中到商場購物中心,那也要考慮在地需求和成本阿。

就算不做百貨商場,要轉成其他。例如飯店旅館住宿,疫情會讓大家不敢投資。藝文設計沒產值,育成研發也是風險極高。商辦在台南沒搞頭,除了台北其他五都都做不太起來,台中和高雄部分區域都有點勉強,看更新率、租金就知道需求強度了。

想投資的人還是得謹慎評估。建商、代銷、房仲、屋主甚至政府,用講的是很會唬爛啦,但真金白銀他們可不會替你負責阿... 只是要自住的話,周遭2 3字頭的新古屋中古屋是不能住人嗎... 尊爵不凡的盤子還是盤子阿...
看好平實,平實那邊房價應該只會越來越高
kara91222 wrote:
副都心還是有一定淺力在的,看看附近環境單純寧靜,公園綠地規劃多,也會是很多人置產的選擇之一

論居住環境的確需要多方考量,但是單論房價平實區應該更有潛力,看看建商的大動向就知道
kyova

絕對房價來說一定是平實最高。但風險投報就難講。東區永康甚至台南市區屋主房價身價全靠平實的建商和盤子抬轎了。平實天花板會被新北台中高雄壓制,所以台北和其他區域要往上拉才有機會。

2022-07-27 16:48
草莓是織野奈 wrote:
論居住環境的確需要多(恕刪)


絕對房價來說一定是平實最高。但風險投報就難講。東區永康甚至台南市區屋主房價身價全靠平實的建商和盤子抬轎了。平實天花板會被新北台中高雄壓制,所以台北和其他區域要往上拉才有機會。過往台北和南部的差距可能單價差在兩三倍。10年前差距拉到5~10倍,這幾年算是回歸平均。60~80算滿足點了。要再往上拉?? 憑什麼!!! 機能環境、所得資產的差距就是擺在那邊。台南這幾年的發展是看的到,但跟中北部甚至高雄還是有段差距。土地稀缺程度、資金外溢效果也跟中北部有差。

地板價也要等整體區域的新古中古屋、銀行鑑價慢慢跟上,市區這邊就是給到30幾,能站穩4字頭再慢慢上攻。拉的太狠,一定籌碼不太穩定。周遭一堆更便宜、空間更大的,你要讓人買單,單靠目前的規劃和建案要怎麼讓人吞下去... 一個案甚至幾戶很容易拉抬上去,建商錢多嘛,要找到金主還不容易。但要成千上萬戶就要有市場共識了。

市區的精華區土地所剩無幾,蓋一塊就少一塊。物以稀為貴,所以長期來看一定是還會再漲,只要財力前幾%的人接受就好。能出得起3千多甚至破4千豪宅限貸的人,買府都國泰沒有疑慮。其他建商就... 這幾年房價漲誰不知道就是外來建商一堆神操作,弄出一堆格局詭異的鳥籠宅,壓低總價拉高單價。中北部玩爛的招術搬來南部而已。另外就是房貸年數普遍拉長,乍看金流還過得去,租不如買。加上QE資金推升,股市和科技業也不少人大賺,搭配中北部投資客資金和自住客的恐懼推升上去而已。之前的房價偏低,問題是之後呢???

台積電就算帶來上萬名盤子,可能又帶動上下游就業,台商回流也有好幾萬就業。但應該也沒有到人人輕鬆負擔兩三千萬的程度。變成總價一千多,鳥籠宅可以被市場接受到什麼程度。外圍安南區、永康都有4字頭,那格局慘不忍睹... 1+1房、狹長型、三角形的都有... 反正就是那幾家惡名昭彰的建商。唉 可憐了後面要買房的,當地屋主真該發感謝狀給你們。

因為台南郊區雖有科技業、工業支撐,但又不像台中屯區整片規劃能撼動原本都市格局、商圈和人口大幅轉移。所以若外圍都能撐住3 4字頭,基本上市區成本在這附近的根本就有恃無恐。只是區域買最高價的自住客應該會很抖就是了。建商或專業的投資客之前已經撈太多了,賠一點根本無所謂。建商可以堆高預售價,但投資客假設預售沒轉約掉,之後二手多少被銀行鑑價和市場氛圍牽制住,你根本賣不到建商那個價格,除非下一手買家比你更盤,有能力且願意出極高成數的自備款和總價。中北部前一波漲勢就是很多人過了好幾年還沒解套或投報率悲劇。這次就不清楚了,畢竟南部這個單價,老實說對中北部人來說應該還是算便宜... 4字頭大概就新北荒郊野外的價格吧。

平實這邊看浩瀚無極總價2 3千萬,800多戶的去化速度怎樣。寶昌豐現在大家接受度這麼高喔... 以前是CP值,現在是直接給你硬幹區域最高價,看是先知還是砲灰。國城好像是預計明年初蓋,但是不是先蓋社宅,還是說其他部分也推出預售試水溫,看到時候定價、規劃怎樣。之前是說112年蓋,116年完工,4字頭,規劃30 50 70 90坪。但現在區域價格變了,可能坪數會再壓縮或大坪數戶數減少,不然破豪宅限貸會相對難賣。繼續疊價上去還是也差不多5 6字頭,價格若相差不多那應該蠻多客群會轉向。浩瀚無極正對南紡是也有它的優勢,看消費者對品牌的挑剔程度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