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TS wrote:
另一個怪的是中華西路兩側一堆大樓建案標榜制震/隔震,但反而中華東路上少有(恕刪)
三個可能:
1) 那邊是相對新的社區,因為土地成本飆升,建商開始流行蓋大樓?
2) 離斷層太近或是坐落其上?
3) 為減緩"場址效應"?
以下是維基百科的資料,僅供參考
"場址效應(Seismic site effects)是一種影響地震震度的因素,又稱盆地效應,當震源的地震波傳到地表時,因地表表面的地下介質(地盤)的軟硬程度而影響此地的震度大小。原本離震央越近震度就會越大,但地震波傳至沖積層地表時,因淺層地底下的介質,導致速度降低,引起地震波放大,不僅震幅加大,持續時間也延長。
實例
1985年墨西哥城地震
場址效應的理論在1985年墨西哥城大地震中第一次被證實。此次地震震央在離墨西哥城數百公里的太平洋海岸,卻對墨西哥城造成非常嚴重的損失。
2016年高雄美濃地震
2016年的南台灣大地震,震央雖然在高雄美濃,台南卻損失最嚴重,因為台南多沖積平原,泥岩風化成黏土層較為鬆軟,因此搖晃程度大、時間久;震央附近縣市最大震度多有5級甚至有6級,但因地質較堅硬,故位在震央的高雄旗山只有1.74秒、甲仙0.04秒。而場址效應讓台南足足搖晃8.16秒,離震央略遠卻比美濃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