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這麼多人買預售屋,不怕被倒嗎?????

民國100年5月1日將預售屋履約保證機制納入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事項,依照內政部規定,「預售屋履約保證機制」分為二大類選項,由買賣雙方擇一採行,一為內政部同意之履約保證方式,即「不動產開發信託」;另一則為其他替代性履約保證方式,有「價金返還之保證」、「價金信託」、「同業連帶擔保」與「公會連帶保證」等四種。

所以一共有五種履約保證機制,但其實消費者只能被動選擇建商提供的是哪一種,也就是說建商若提供的是同業保證,消費者通常沒辦法要求改為價金返還。

google到好幾篇的結果是「價金返還之保證」對消費者比較有保障,可以參考:

http://key88.net/article30390.html

其中有幾段內文:

5項預售屋履約保證中,其實大部分未保證續建完工或可退還價金,業者若僅提出預售屋具履約保證,而未告知消費者實際保證內容,易使其誤以為簽預售屋契約後,便保證房屋會完工交屋,造成認知差異。

消基會表示,預售屋定型化契約已於5月1日上路,新版規定將「履約保證機制」及「屋簷雨遮登記不計價」納入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但「履約保證」並非完工保證,易使消費者誤信;並且雨遮、屋簷暑「虛坪」,應直接不列入登記面積,以避免損害消費者權益。

「履約保證」顧名思義,就是保證契約之履行,消費者能買到如契約上記載的無瑕疵房屋。但消基會秘書長陳智義解釋,履約保證方式有五種,包括「不動產開發信託」、「價金返還之保證」、「價金信託」、「同業連帶擔保」及「公會連帶保證」,其中「不動產開發信託」、「價金信託」機制,並非僅有價金返還或完工的保證,與消費者認知有落差,容易造成消費糾紛。

至於哪一種比較好就看個人想法,我自己是比較傾向「價金返還之保證」,至少錢拿回不虧就好,「同業連帶擔保」與「公會連帶保證」這兩種我覺得最差,幫人收尾的建商品質總讓人覺得不安心;至於「價金信託」雖是專款專用,但當所有權人第一次變更後信託關係就消滅,聽起來就像是過戶後的瑕疵不在信託範圍內,這其中建商會不會有什麼手腳可以動就不得而知了。

個人查完資料後的心得,不保證說的一定對

上次去看大都匯
真是見識到名發的業務好差勁
一直在批評別的建商,批評媒體錯誤報導館前首富
賣大樓就一直說透天不好,不知道首富系列透天怎麼賣的
教育訓練都沒做好,以後對名發房子敬謝不敏
huang0530 wrote:
至於「價金信託」雖是專款專用,但當所有權人第一次變更後信託關係就消滅,聽起來就像是過戶後的瑕疵不在信託範圍內,這其中建商會不會有什麼手腳可以動就不得而知了。


來!幫你拷貝,請舉例~

功能差不多,但是「價金返還保證」和「價金信託」誰比較好,自有公評囉!但是的確這兩者是比其他好的多的方式。

我相信保障過程都沒問題的前提下,這之間的差別只剩下,<消費者選擇了好建商或爛建商的問題>,一旦交屋過戶後,無論是「價金返還保證」或「價金信託」,瑕疵皆不在保障內欸。


如果有誤請指正,小弟虛心接受。
Dewpoint wrote:上次去看大都匯
真是見識到名發的業務好差


我之前遇到同一樣的經歷

名發的銷售小姐一直說別人的缺點

好像只有他們家最厲害
郑伊健 wrote:
我之前遇到同一樣的經...(恕刪)




反倒是名譽越好越有模翻生資格的建商

銷售小姐在介紹的時候當你問起其他附近的都會"找點誇獎別人家"的物件
要不然提到不好的地方的時候最少他也頂多表達"不清楚"

感覺就舒服很多
我覺得盡量選擇在地建商,出問題比較找的到人,也比較可以即時處理問題,不要找外地建商,尤其是這波
房地產高漲,很多外地的都炒到台南來了,明顯的撈了就跑的心態,還是本地的較有保障~
六角缺一角 wrote:
來!幫你拷貝,請舉例~
功能差不多,但是「價金返還保證」和「價金信託」誰比較好,自有公評囉!但是的確這兩者是比其他好的多的方式。


這是我查到的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的判解函釋查詢,最下面有補充說明的pdf可以點開來看,

http://law.banking.gov.tw/Chi/FINT/FINTQRY04.asp?N2=&sdate=20110601&edate=20110631&keyword=&datatype=etypeadmin&typeid=*&page=1&recordNo=1

五角大有興趣的話請自行參閱,前面我也說了,這些資訊都是我google的結果,裡面的條文密密麻麻,我也不是專家,僅就條文裡的解釋以及消基會有提出「不動產開發信託」、「價金信託」機制,並非僅有價金返還或完工的保證,與消費者認知有落差,容易造成消費糾紛。 這段話的個人解讀,哪一種比較好真的就看個人怎麼去判斷,我也沒有說我講的一定對,但我也認同「價金返還保證」和「價金信託」看起來是比其他還要好,感覺功能也差不多,只是覺得為何查出很多篇資料都是提到「價金返還保證」跟「不動產開發信託」對消費者比較有保障,多少會懷疑是不是「價金信託」有什麼建商可以動手腳的地方,個人看法,並沒有針對誰或覺得誰講的有錯喔,個人選擇不同罷了!

至於選房挑優良建商是大家都知道的事,風評好自然房子的品質跟履約保證都是沒問題,也因此所謂的優良建商總是開高價還是賣得很好,只是對於一般人來說想買優良建商的房子相對就不是那麼容易,講白點如果錢不是問題那再笨也知道優先挑風評好的,不是嗎?
樓上幾位大大都說的很好耶~~ 可以做信託專戶可以找口碑好...或什麼的。

我自已的想法是 :

1. 最好的話當然可以直接買 府都,富立,僑昱 的預售屋,但可能佔少數人。

2. 其次是選擇上市櫃的且 "去年還在發股利" 的建設公司,至少他們要倒之前一定有投資人會在每一季的財報上看到異狀。

我覺得最可怕的是小建設公司但想要造鎮或蓋大社區,那種風險就很高。

新竹就有一個例子,有興趣可以找一下綠景莊園。




現在有些建商~
直接在合約那將履約保證給刪除了~
直接表明她們公司沒有履約保證.
原因是因為她們都是自己幾個建設公司互保~所以沒有意義~
基本上~我覺得政府單位雖然有想保護消費者.
但業者還是都有辦法避免規範~
消費者能怎樣...要不就不買~要不就只能簽就建商的合約~
不曉得有沒有人改過合約成功的??

六角缺一角 wrote:
來!幫你拷貝,請舉例~
功能差不多,但是「價金返還保證」和「價金信託」誰比較好,自有公評囉!但是的確這兩者是比其他好的多的方式。
我相信保障過程都沒問題的前提下,這之間的差別只剩下,<消費者選擇了好建商或爛建商的問題>,一旦交屋過戶後,無論是「價金返還保證」或「價金信託」,瑕疵皆不在保障內欸。
如果有誤請指正,小弟虛心接受。


來,請五角大參考這本"預售屋全攻略"~~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34153?loc=006_008

話說先前查資料,得到好幾篇的資訊都寫「價金返還保證」跟「不動產開發信託」對消費者最有保障,卻又對文章裡面的解釋覺得不夠清楚,而且有的文章卻也說「不動產開發信託」、「價金信託」機制,並非僅有價金返還或完工的保證,與消費者認知有落差,容易造成消費糾紛。今天去誠品時翻到這本"預售屋全攻略",其中有個章節都在解釋預售屋契約範本裡的條文,節錄如下:

1.「不動產開發信託」:簡單來說,建商必須找一家金融機構或是經政府許可之信託業者信託,

而購屋者在所有權登記前,付給賣方的預售屋買賣價金,包括訂金、簽約款、開工款及各期工程款等,

不直接交給建商,而是匯款至指定的信託帳戶裡,建商再依實際施工進度向信託單位請款。

這樣可以防止建商將資金(價金)挪作他用,以降低預售屋交易風險。

但建議購屋者應要求建商於契約及信託證明文件上,清楚標明:「信託單位提供未完工程續建承諾」,

這表示,萬一建商無法完成建案施作時,信託單位有義務代為完成建案施作,這才是對購屋者最大的保障。


照上面的解釋,就是雖然專款專用,但如果契約沒註明「信託單位提供未完工程續建承諾」,那買方的保障還是會受損;就算有註明,續建的品質也可能打折扣,但至少房子有完工可交屋。

2.「價金信託」:跟「不動產開發信託」很像,一樣是將預售款交與信託或金融機構,

不同的是,如果遇到建商無法繼續施工時,信託機構僅會進行信託專戶結算,並依購屋者已預繳金額

占所有買方所繳金額的"比例",將結算餘額退還給買方。
換言之,此保障並不提供續建承諾

因此蓋到一半的"爛尾樓",將成為購屋者心中永遠的痛。

照上面的解釋,就是雖然專款專用,依照進度請款,但發生問題時,只能依比例拿回信託帳戶裡面剩餘的錢,假設繳了100萬後建商出問題了,從信託帳戶裡拿回來的錢可能不到100萬!!

3.「價金返還保證」:指建商先跟金融機構建立履約保證機制,一旦建商無法完成建案施作時,

由提供擔保的金融機構,將購屋者已經繳交的價金全數返還。這也是能百分之百保障購屋者的一種機制。

然而因為建商必須負擔的保證費用較高,實務上並不常見。

印象之前有看到一篇文章,在政府要求建商要提供履約保證機制時,建商的公會有出來抱怨關於「價金返還保證」建商需先拿一大筆錢出來當保證,對建商調度資金有困難之類,然後也抱怨同業跟工會擔保幾乎沒人願意,因為接手的可以說是擦屁股穩賠不賺....所以看來對建商最麻煩,相對也就是對購屋者最有保障的為「價金返還保證」!!!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