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en0422 wrote:
http://www...(恕刪)
幾年前就住三山國王廟旁,鞭炮聲轟到半夜.有時上夜班,白天運氣好遇廟會繞境,
根本無法睡覺,只能幹在心裡.後來有了小孩,搬到了虎尾寮,有安靜了些.不過近
來似乎有些淪陷的跡象,希望市長的行動能收到些效果.
我不了解到底道教神明是否會真憤怒?不過我相信耗材供應商會第一個跳腳!
宗教文化不能與時俱進,就只能等著被淘汰.前些年到東京旅遊,到銀座附近的
歌舞伎座參觀時巧遇他們的廟會活動.一樣是迎神轎,沒有鞭炮和敲鑼打鼓,有的
只有大伙吹有一致律動的哨子.整體的氛圍輕鬆,有種單純的美感.也不會對周
遭環境有太多的壓迫.宗教活動現在應該是以人為出發點,早期農業社會因為敬
畏神明以神為出發點的思考,早就該改改了!!
廟宇遶境放鞭炮爭議,宗教學者表示,「鞭炮形同紅包,跟人的面子有關,和神明信仰並無直接關係。」至於鹽水蜂炮屬文化資產,不能相提並論。
擔任南市百間廟宇顧問的王長春表示,上古時期,人類發現火不僅能取暖,還能發出巨大爆裂聲嚇跑野獸,於是「放爆竹」便成為過年時期驅邪的象徵。
「廟宇放鞭炮表歡迎,是長久以來的傳統。」王長春表示,勿把鞭炮跟神明所想多做聯想,鞭炮好比紅包,交陪境放得越多,廟方就越有面子,下次就回禮更多,因此使用的鞭炮種類也越來越多,「不懂得適可而止,把自己的歡愉,加諸在神明身上,當然會引起民眾反彈。」
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不少信眾認為炮放得不夠,神明會生氣,但他覺得神明是沒有差別心的,有比較心的都是人類,且政策也沒規定廟宇不能放鞭炮,只是不影響到民眾生活,希望廟方能諒解,勿將政治與宗教劃上等號,心誠則靈。
「那鹽水蜂炮是否也要一視同仁呢?」針對民眾質疑,葉澤山表示,蜂炮是「台灣文化資產」,是整個小鎮的盛事,一年僅一次,並為當地帶來繁榮,沒有居民會抗議,廟會遶境不能跟一個長久以來,配合當地歷史舉行的大型活動相提並論。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