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潘仔之一啦,哈,當初買現在住的大樓時,(謝謝憤怒鳥抬愛,有御賜三顆星耶!)也被人說是頭殼歹去,因為彼時房價還未飆漲,認識的老師們幾乎都買虎尾寮,而當時鄭子寮也還有一大落七八百萬的透天可選。但就以往居住城市的經驗,呵~~~~~,我就是無可救藥的愛住大樓,但尋屋真得是噩夢的開始。早在剛搬來台南開始找房子的時候,就不斷聽前輩們叮嚀:
五期風化區多,不要買!虎尾寮是斷層,不要買!鄭子寮是漁塭地,不要買!
某某建案太靠近廟,不要買!仁和路附近有變電所,不要買!結果看了一年半的房子,發現如果去掉以上這些地段,恐怕我永遠只能當租屋族囉。
直到有一天回台中老家訪友,不知各位有否耳聞?( 說不定這兒有比我更資深的老台中呢。)
在台中,七期的理容院多、夜店多、汽車旅館多,是遠近馳名的。其中某塊動輒三千萬起跳的豪宅區,緊鄰就是金錢豹,而八期則是名山古剎級的大廟集中區,說真的,看過八期那些XL級的巍峨大廟後,(呵,有一間靈巖山寺好像就有十幾樓層高,旁邊還有大型遊覽車停車場!)
再回來台南看北區附近的小廟,簡直小巫見大巫還不足以形容咧。但七期八期現在卻是台中房價最高的明星地段,而老台中人早年棄之如敝屣的高速公路以西,這幾年也早已水漲船高,老台中人在意的近火喪場、西北風凜冽、偏僻等劣勢,外地來的中科人完全不在意。所以這一波的漲勢全讓外地人佔盡了,老台中人只能徒呼負負,包括我在內,哈哈。
好像一夜頓悟,從台中回來後不到一個星期,在眾人質疑聲中,我買下當時建商賣了近三年仍未完售的房子,如今四年過去,
房子現在是否一屋難求無所謂,只知道我們一家都住得很自在安心,兩個分別讀高中、國中的兒子幾乎可以自己走路上學,一百公尺內有三個籃球場,屋後還有永恆棟距。
有時想想,買房子是不是不要自我設限太多,就像 網友說的:房子裡的人才重要,一家人和樂的在每晚的燈下一起生活用餐,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是不是予願即足矣了呢。呵,其實在台南尋屋雖然較其它城市辛苦,但因有府都及富立的良性競爭,是部份情鍾大樓的府城消費族群的福氣。消費者在比較心理下,促使建商更不敢懈怠的精益求精,如此良性互動下,未來的建材可能更為可觀囉。(只是現在房價實在太高不可攀,我也發愁將來換屋更難了。)
雖說府都富立品質好,但僅以一個龜毛的主婦立場來看,坦白說,台南這些A級建商還是欠缺了一些為主婦設想的細膩, 例如台中的龍寶,一樣也是一級建商,但因為有個女性董事長,它的房子處處可見些貼心設計,如洗車的專屬角落、頂樓觀景草坪花園以及大面窗tea-house,地下室有購物推車可借用,每個車位旁還有專屬的置物櫃,讓住戶放些高爾夫球具、兒童車用座椅等,畢竟豪宅再美、終究還是要回歸住的本質。獻曝了,總之,很高興看到您的文章。
22f wrote:
哈哈,謝謝zazam...(恕刪)
呵,謝謝你,儼然盛夏的南方午后看到來自故鄉朋友的回覆,即使素昧平生, 但還是有一絲沁涼拂過,
現在不能說溫暖了,今天都開電風扇了,哈哈。
謝謝你,但我只是幸運,絕對與聰明沾不上邊,美其名這大概也是一種逆勢操作吧,
因為廟向來居嫌惡設施之前三名,因此當初我才能以出清價買到,雖然它不是我的首選,但因別無選擇,
只好嘗試多愛它幾分,
如果富立蓋在巴克禮公園旁就好了,唉。我的最愛還是文化中心或市立醫院周遭,崇學路附近也很好,但在大樓一級戰區的台中住久了,對大樓的要求難免高了些,例如實在無法接受舊式公寓或一般小坪數大樓。(偏偏以上這些喜歡的地方都無好的新建案。)
說來話長,有機會再寫當年覓屋的趣聞吧。
我對廟其實感覺還好,就我幾年近身觀察,見廟已早不是廟,而附近的廟絕大數時間非常安靜,即使鬼月普渡期間,也不見城隍廟有何大舉動。自嘲,無意間賺來一個永恆棟距。(住過台中的人就知道,即使買了高樓層,你永遠也不知道家的對面,何時會再多出一棟大樓!還剛好可以擋掉你全部的視野!)
倒是我對它周遭的店家比較有意見,因為受限於國有地的關係,這裡還停留在未開發的階段,別說最愛的丹丹,連美而美、麥味登、拉亞漢堡這類連鎖的早餐店都闕如,最近的便利超商也在五六百公尺外。
剛搬來時,兒子還小,加上路癡,我常開玩笑的對他們說,別惹火老媽,要不然你們就沒飯吃了!
兒子們笑說:那我們只好今天中午吃阿元、晚上吃添福,明天再倒過來,中午吃添福、晚上吃阿元~~~
再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