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灌漿灌成這樣,怎麼補救呢?

二次施工會有冷縫沒錯...
所以一樓跟二樓分開澆置,所以就會有冷縫
澆置範圍太大,也會有一次跟二次甚至三次澆置
所以就會一大堆的冷縫....依照這理論所以沒有一次澆置完畢的建築物
日久就會滲水進去,把鋼筋腐蝕、產生壁癌...等
我是不知道101有沒有一次澆置完?

所以我們挑房子應該要找
能夠一次把地基、一樓到四樓全部混凝土澆置完畢的建商
那再買吧???

唉.......

如果說鋼筋灌完漿,因為沒灌滿所以鋼筋外露,所以會氧化
因此需要先用環氧樹脂塗佈再補混凝土,這實在也很不合邏輯,
鋼筋一開始綁好就裸露在外,好幾天以後等板模都好了,才會開始灌漿
如果鋼筋裸露在外不行的話,
那每家建商都應該要把鋼筋一開始就塗好EPOXY再開始鋼筋綁匝?
政府也要規定,只要是建築用的鋼筋全部都要先上EPOXY環氧樹脂.......

要怎樣要求都是住戶的權益
小弟也看過兩樓半的透天全棟用蓋大樓的鋼骨混凝土工法的....
也看過磚造的.....

柚橙 wrote:
工地常見的狀況, 但...(恕刪)


小弟個人意見認為柚橙大的講法是較為正確的做法,以往材料沒這麼發達的時候,
老泥作師傅是會用紅丹來漆回去再補上砂漿的...
現今複合材料技術相當發達,用EXPOXY來包覆是更適當!
而這一層包覆層也是小弟上一篇文漏掉的一段!
(這是小弟久病的經驗談,希望以後會變良醫啦!)

對了,上述講法並非小弟久病亂吃草藥,而是小弟有一間老屋改建工程,因狀況相當嚴重及要新增承載約20T的重量,所以找了結構技師來做結構健診及補強建議,所以我的講法及做法是都依技師講法及要求的!
自地自建你可以要求

找建商這樣做 難~

樓上說得是教科書上寫的 但實務上大規模做很不容易

況且 一般要求窗台之類的地方要分層澆置

這建商沒有

嗯.....這邊不是在上課的

重點是溝通 自己去現場盯一下

凹到建商幫你處理好就對了

講蝦咪坍度 握裹力 保護層....一般買屋的也是知道皮毛

像我在大陸開會 很多人大陸人長篇大論 我最後都只問結論 他們頓時愣住

書上有寫加粗骨材是要增加握裹力?? 如果是這樣 到底是細骨材握裹力多? 還是粗骨材??

混凝土不是要抗壓的嗎??


有些複合材料是不錯 但比較貴~~ 端看CP值自己怎麼取捨??


最有可能的哪天你去反應了 太機歪的話 工地主任趁你沒去空地找兩個工人幫你抹上沙漿了事

等你來的時候 都已經乾了幾天了 死無對證

雖你是購房者 但是去工地有時候"灰" 不一定最有效

以前我們去查驗 考工什麼的....或是自己自辦工程 有時候跟工地主任 工頭 還是要打媽基




我N多年沒去過工地了 以前在公家機關工程單位待過幾年
一些淺見

alvin0828 wrote:
我最後都只問結論...(恕刪)


alvin0828兄,您說的我絕對贊成,也獲益良多.
但我想,開版樓主會比大家想知道到底他的狀況結論是什麼?

工程中本來就有"人"的這項因素,
往往他也是最不容易掌控的因素,
所以才要透過規範及監造,品保系統來約束之,
而您說得對,有時,"人和"這一點也是攸關工程品質的關鍵.

會回這個PO文,不代表我很專業,也無意來討戰.
我只是一個小小的設計師而已,
工程經驗確實不若01諸多資深前輩.
我只是將自身的所見所聞分享出來而已,
但如果每次的討論都用"理論不等於實務"來作結論,
那不就又跟"大雨天工地在灌漿好嗎"這篇一樣嗎?

依我個人曾在現場重點及駐地監造的過往經驗,
當然在台灣,沒照規範要求來作的工班還是多數,
而很多監造工程師也睜隻眼閉隻眼讓他"準算",
但試問,可以把這種狀況合理化嗎???

...起碼,我也看過都按部就班來的工地(公司),
不是不能,而是不為吧!!
(如果又要用造價會因而增加的理由來擋,我也無言了...)

以上淺見
感謝各位的建議,
這座牆是隔間牆沒錯,雖然不擔心漏水的問題,但灌成這樣子,心情有點...
我發現每一戶都這樣子..不單單是我發生而已,會發生蜂窩跟鋼筋外露就如圖面上的一樣,只要是後面有電器箱,就是蜂窩跟鋼筋外露,樑跟柱是沒有這種情形發生,

如照W大所說的打過去一次施工那電器箱一定要拆掉 建商也不願這樣子做
所以我才會要求強度而已,不想我這邊釘子打過去(假如有裝潢的話),就直接中隔壁的電箱

看來還是先跟建商討論他的後續是要怎麼處理,
1F.2F.3F都沒問題到4F才出狀況..真的是要勤跑工地監督阿.

alvin0828 wrote:
自地自建你可以要求找...(恕刪)


嗯~~~這不是自地自建才可以要求,而是營造開始前就要求的,非自地自建專屬規格,
否則這不是意味著,您在告訴澆築和搗築的師傅,你們就隨興吧,反正最後有問題都可以說:
這是水泥本性、大家都這様、或要處理的規模實在太多了,這做不來...
不管怎麼說都和師傅或預拌廠沒關係?有狀況他們都不用負責任?

至於要求的人在這案子是業主,但未售出的房子呢?要求的人是建商,至於現場負責人則是該建商的工地主任,長期而言,有一般水準的企業文化就有一般水準的工地主任,有重視商譽的建商,自然會造就高要求標準的工地主任...
依大大所言之工作職掌及經歷,大大難道不怕被業主或僱主知道貫常之處理方式,而失去個人信譽及專業信任嗎?

現下台南高雄地區要找到合格的營造廠,然後要求做到結構體試水抓漏這種高標準(北部地區是10幾年前就已經做到了),並能接受挑戰的,也是找得到的,重點是您知道自己要求的水準在事先有沒有事先溝通。

至於,只是蜂窩處理等級問題,這已是標準的處理流程,拆模後就要立即檢查,一有問題就要立即要求澆築師傅過來確認,並打除至堅石面,起碼要用樹脂砂漿回填,所以一般預售屋客戶是很難發現此類問題的。

小弟講的不是自地自建,而是當下台南高雄合格營造廠的標準作業流程。

至於大大講的現場人和當然是重點,否則怎會發生澆築時一定要有工地主任買好大量阿比、檳榔等大禮伺候,就只為了讓所有現場施作人員能儘量朝要求的標準做?

但"人和"絕對不是不要求品質不追究責任,為了"人和"而對品質睜一眼閉一眼,放棄責任追究,這叫鄉愿,這一點很多人搞混了。

最後則是補充不影響結構之蜂窩現象,也許短期而言都不作處理只用水泥砂漿抺平,看似無異。但長期而言,因台灣位處地震頻繁帶加上其他部位施工品質不良所造成之牆內滲水現象,此類水氣會造成該處之鋼筋加速銹蝕,並在該處形成壁癌(這對室內人體健康是有相當傷害的,加上有可能屋主有室內木作裝修工程覆蓋於上,那更是傷害加一級)



HONEY1520 wrote:
感謝各位的建議,這座...(恕刪)


樓主已與建商達成協議並有共識,那是當下最適結果了...
只是建商交屋後依不同項目負有不同年限的保固責任,時間過去了就沒事了...
但樓主這屋是自住,蜂窩問題的可能風險在樓上已說明,請參考參考!

最後是,樓主已收集各方意見,並綜合考量後與建商達成處理共識,這一點應是本樓發文的惟一重點。
所以小弟所言若與此惟一重點有所偏差尚請見諒!

wwimrich wrote:
嗯~~~這不是自地自...(恕刪)


wwimrich兄說的好,也是我大概想表達的,
(但或者我不擅言詞,最後都被打成理想的"理論派",呵呵)
以前待工地時,也老是一天到晚跟廠商吼,
但後來,也都變成不錯的朋友,教學相長嘛.

其實,我只是覺得工地會有很多的缺失是"常見的"
但不能把他視作為"合理的""無法解決的"
如此,真的是鄉愿了!!
做錯了,就要提出良好的補救措施,
如此對於屋主,建商,或是工班都是正面的.
共勉之!!

當然,建商願意拿出誠意跟屋主解決工程缺失,
這才是本篇的重點,不是嗎!?
請問,預售屋主梁變成這樣,有危險嗎?

看起來很恐怖,工地經理說用砂漿補一下就好,沒影響,真的嗎?


sxs wrote:
請問,預售屋主梁變...(恕刪)

搗築不完全所致,要補可以用無收縮水泥補強!只是位置剛好在主要結構上難免有些心理不舒服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