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5/24更新(殷鑒不遠)運量、資金不增 高捷難撐過5年


momotetsu wrote:
施政、建設需要前瞻性...(恕刪)


如果三十年前台南有十條捷運,現在的台南應該在笑台北的捷運怎麼沒人搭?該收一收了
既得利益者總是高高在上

蓋捷運
動則千百億
都是大家納稅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

事實擺在眼前
高雄捷運最後不是中央就是地方接手
坐的人也不會變多
我相信
再蓋二十條
虧損得更嚴重
~沒有潛在客層
(當初評估真不知道怎麼做的)

也沒有財源來興建
高雄市政府光要解決眼前的燙手山芋
就要抱頭燒

其他吵著蓋捷運的縣市
真得要冷靜討論一下
不要隨政治人物起舞

如果高雄捷運是一個錯誤的決策,當時作決策的人是否該受到懲罰?

換做是民間企業的主管做了一個天大的錯誤決策,不是扣獎金就是降級處分

不過在台灣,一切都政治化了.........

不過起碼這種事情已經讓少部分民眾看到,捷運其實不是絕對正確的政策

哪天台南台中又有候選人拿捷運當作政治話題來炒作,大家就該知道怎樣辦了
捷運需要的是什麼?
路網與時間的培養!

想當年,台北開了第一條捷運
扣掉嘗鮮的人潮,不也像高捷這般景象

是日後捷運一條一條開,形成方便的路網
再加以慢慢地培養客源,形成良性循環
才有今天這副景象

最明顯的一個證明
就是木柵線的運量
想必當年規畫的人也是極沒信心的吧!

只是,說實話,北捷有政府的力量支持
所以可以安度營運前段的黑暗期
後來的高捷、X捷
則因財政困難,變成得自生自滅
用這樣來唱衰其他的X捷,很沒道德吧!

minhua0317 wrote:
是日後捷運一條一條開,形成方便的路網
再加以慢慢地培養客源,形成良性循環
才有今天這副景象

如果今天我家門前捷運站開通了,因為我還有機車小汽車可用,我會想說與其花錢坐捷運,不如自己開車或騎車,才不會浪費。

可是過了幾年後,車子舊了開始跟我討錢時,我就會開始考慮坐捷運了,因為換一台車要花數萬塊或是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沒錯,捷運的客源是需要慢慢培養的,而且必須誰時準備好迎接新客人。
高雄市在許多道路建設上,已在強迫民眾搭乘捷運
比如:
明誠路縮減汽機車停車格,讓你到得了卻沒位停車
博愛路這麼大條的路,卻缺乏汽車左轉的停等區,讓一台左轉的車就可以讓後方兩個線道的車塞住,整條路的效率變得很差

這樣的措施,如果捷運運量一直沒起來,恐會變成雙輸的局面,民眾不想坐捷運,但是開(騎)車又很花時間

要改變運量,須先了解為何民眾不願搭捷運
路線規劃、配套措施(公車網)、商業型態..等等

先調查非上下班時間在路上的開(騎)車民眾,看他們的移動目的以及路程長短為何
如果大部分的人都是短距移動,以現況的公共運輸網路而言,要他們改搭捷運是很難的,因為等(換)車時間就可以騎車到達

高雄捷運運量要起來,應該還有許多配套措施要配合
實在不懂為何一個錯誤、有弊案的政策還要人民"吞下去"並繼續支持?!

就是人民不覺醒 才縱容那些王八政客繼續禍國殃民
講一堆路網什麼的, 根本就只是單純的個人猜想.
然後又舉例台北因為有路網所以才有人撘, 這更是天大的錯誤.
還有人說既得利益者怎樣, 更是可笑, 講的好像人家不給你蓋.

住台北市的人都知道, 為什麼一堆上班族都不開車上班.
原因很簡單,
1. 老公寓住家一般都沒停車位, 只能停路邊, 問題是路邊的車位很好找?
2. 公司附近肯定沒有免費的停車位.
為了解決這二點, 光是租車位每個月就都至少要花6千元 到1萬2不等.

為了省這個錢, 所以台北人才擠捷運,
不然你以為爽爽的有車不開, 要去擠捷運幹嘛.

我是台北人, 我老婆是台中縣人,
台中人那裡有在撘公車的? 回家路邊停一下
出門到公司附近也是路邊停,
在這種比捷運方便的情況下,
誰去撘捷運誰有病.

那天高雄/台南/台中足夠擠了,
擠到開車上下班要花錢租停車位,
擠到開車塞暴,
這時候弄捷運就有人撘了,
也不用在那裡求爺爺告奶奶,
嫌站點不好之類的(台北就是人口多到, 站點蓋在那都有一堆人)

還有呀, 自己想想, 台北+新台市就是因為人太多太擠
所以每個站點旁邊都有足夠多的人去撘,
不然誰神經到開車/騎車到老遠的地方換撘捷運.

簡單來說就是人口不夠密集, 停車位跟道路交通夠方便的,
就沒本錢蓋捷運, 蓋了也是賠一屁股

以上, 雖然我講的很酸, 不過是事實.
對兩個捷運系統的興建成本有點瞭解
又發現許多人其實搞不清楚北捷為什麼有賺, 高捷為什麼快倒了
野人獻曝一下, 供大家參考

高捷的興建成本要由高雄捷運公司逐年攤提, 每年還得繳利息

北捷一期+二期路網是全民買單,
營業之初可以用一元/年租到整個北捷的路網/硬體設施和車輛
(怎麼那時候不通知我, 一年一元我出得起啊...我...我要租10年!!!)

目前北捷路網已經花了政府八千億了
假設他要在40年內攤提 => 每年要還本200億
這中間利息算1%好了 => 每年利息80億(隨本金償還之後這一項會下降)
面對每年 200億 ~ 280億的支出, 一年賺4億多的台北捷運公司是要怎麼還

2010 年後北捷也被要求要攤提2期路線的成本, 每年要多負擔約42億
(這樣其實已經很爽了, 軌道蓋好了給你用才叫你付錢, 還可以分期給, 又不用算利息)
如果2010年收入沒有多擠出38億, 北捷"理論上" 2010 年會開始虧錢
(北捷每年8月會出去年的年報的樣子, 2010 年的還沒有出現, 2009年是賺4億多)
http://www.trtc.com.tw/ct.asp?xItem=1012250&CtNode=24622&mp=122031

那如果高雄捷運也不用負擔硬體建設成本呢? => 意思是說也不會有利息支出
我們看看高捷目前的營運狀況
2009年高捷公司的虧損約22億元,高捷公司的年折舊費用約16億元、貸款利息支出約9億元 (看出什麼了嗎)
也就是如果高捷一期也可用一年租金一塊錢, 在 2009 年的高捷是有賺錢的

意思就是
要負擔硬體建設成本+利息, 兩個捷運公司都虧得亂七八遭
若不用負擔硬體建設成本+利息, 兩個捷運公司都有獲利
若要比較北捷與高捷, 從相同的成本觀點出發我想會比較客觀
這樣看下來, 我個人並不覺得高捷與北捷的營運現況有什麼不同之處

老實說我還希望政府把高捷買下, 再租給高雄捷運公司 (反正北捷已經這樣了啊)
若能再增加路線的興建, 形成像北捷這樣的路網, 對於運量的提升會有加倍的效應
(有興趣的可以查查 1997年 ~ 1998年 新店<->淡水線正式營運跨過台北車站那一年, 運量增加了多少)
其獲利應可更驚人 (這當然只是名目的獲利啦, 那有人算獲利不用算成本的)

一點意見, 供各位參考

darkhell wrote:
對兩個捷運系統的興建...(恕刪)


實在要給你按100個讚

經您解說,大家可以很清楚的知道
北捷有賺錢嗎?高捷有虧錢嗎?
一切都是左手進右手出的數字遊戲
然後再拿這些數字遊戲來操弄議題
呵呵

另外,高捷的弊案在哪裡啊?
誰被抓去關了嗎?
可不可以請哪位神人出來說明一下?
是弊案,還又是新的一樁曾參殺人案呢?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