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益台南市優良建商

momotetsu wrote:
富立品質不好?
那台南不就沒有好的了...


沒有這麼嚴重啦

台南還是有許多默默耕耘,實實在在的好建商。

名氣大的是否一定好?花比較多的錢是否值得?我8樓說過,搜尋一下就知道嘍!

PS. 倫敦大,您真幽默啊!

每個人對好的建商定義不同
個人覺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售後服務 以自己的經驗
府都的誠意我有感受
富立的售後服務很夠
好瀚的網路評價不錯
漢平中規中局可以接受
皇龍好像以前較優
太子你真的要多加油 阿 多加油




錢花的完是財產,錢花不完是遺產
淺水源 wrote:
怎麼丟一個問題就沒聲...(恕刪)


sorry~沒有常常上來
主要是透天 希望在台南市區內(除了安南區...)
因為別縣市的建商好壞差很多
不確定台南是不是也是如此~才來問一下大家的意見
另外騰揮建設也不錯,蓋的房子都滿有質感的。
據說老闆以前是府都和富立的經營團隊之一,看風格也的確有他們的味道。
還有敦煌也不錯,如果你喜歡日式極簡風的話,另外價格也算合理。
透天的建案
直覺想到 品舜,富立,府都,好瀚,僑昱,....等

其品質應該相對安全
講到品舜就想到大千
那是我所知台南最貴的建案
看完必需要加一句:府城建商,揪感心a

記者陳美文/南市報導
原以為縣市合併議題發酵,應該會加速外地建商到府城投資的腳步,但據本地建商透露,前一批到府城投資的外地建商,特別從金融風暴以來,特別感受到府城建築業自成一格的業界文化,很難賺!萌生退意。
翻開財經相關報導,北、中、南商辦、捷運、陸資等因素加持,房價漲翻天甚至引發抗議等新聞不斷,唯獨府城房價不動如山,不管漲跌腳步或是幅度,統統都遠遠落後。這種狀況,在正式宣布合併升格之後,似乎也沒變。
先前外地建商評估,府城的生活環境絕佳、土地成本相對便宜,提供不同形態產品做出市場區隔,理應可以賺到合理的利潤。
豈料市場鈍化,又逢金融海嘯,大市場買賣氛圍保守,小環境又因府城人習慣口耳相傳式、重視口碑買屋,特殊的消費文化讓外地建商感受到,這還真是塊需要長期耕耘的市場

本地建商透露,台南建築同業隱約存在優質競爭,推新案選用建材統統「輸人不輸陣、輸人歹看面」,所以不管大、小建商推案,幾乎都看得到石材、鍛鐵、石壁、集塵器等高檔建材的影子。
據業內透露,府城建商推案平均每坪造價成本,已經達到每坪五萬元的水準,甚至已經高於高雄地區建商,都出人意表。


府城另有個很特殊的歷史淵源,動輒容易挖到與文化產業相關的地質,一停工又是利息壓力,加上本地人都需要「搏」感情才願意出手消費,讓外地建商大嘆難經營。
 
倫敦男孩 wrote:
動輒容易挖到與文化產業相關的地質...(恕刪)

這寫的也太保守了吧.....
倫敦男孩 wrote:
看完必需要加一句:府...(恕刪)


推測原因如下
1.府城建商都是佛心來著, 賠錢也要和本地人搏感情
2.府城建商先聯合築高門檻逐退外來競爭者後, 全盤通殺, 所以買房子要快
3.府城建商的採購議價超強, 材料成本低於外來競爭者; 管銷控制能力也超強, 所以即使處於微利競爭狀態還能賺錢
4.府城居民在地意識強烈, 愛用本地建商本地貨

感謝倫敦大分享這篇有趣的報導
其實建商都差不多啦,
幫它施工的的營造包商,弱電包商,磁磚,水電,油漆,鋁窗,欄杆鐵件...各種包商還不都是台南那幾家,
一樣都是外包施工的..

事實上也只有台南地區迷信建商的味道比較重,
別地方也都是看地段,看案子在買的,
帝寶是是哪家建商蓋的,大家不也都沒什麼印象
重點在於,那建商在蓋那案子時的用心~

建商做的的就是籌資跟規劃跟監工跟銷售,
只是某幾家建商都蓋較貴的案子,
某幾家都做平價化案子,

所以只要有心,
量少好監控,
小建商蓋的品質通常可以做的比大建商還好~
事實上我看過很多用心的中小型建商,蓋的品質都非常好,
而坊間一些所謂某某知名xx建商,其實也普普而已~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