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建議正在考慮(或已經購買)離斷層帶僅公尺的超高層大樓新推案的網友們,隨然看起來地點好且建商開價很便宜只有10多萬,但是還是要請他們針對防震提出具體作為啊!!台灣的商人普遍參差不齊,有些賺過手出事就找藉口,一切後果都是民眾老百姓自己承擔啊!!住維冠大樓的多數是清寒家庭,生活已經夠苦了好不容易買了一間房,睡覺睡到一半遇到地震還會被壓死,到了陰間可能還搞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有夠冤枉的..
重點是,蓋房子的建商呢?被判了100多個死刑了沒?間接殺人不用償命?最後還是苦了同時期同建商蓋的類似大樓住戶,他們現在房子想賣也賣不掉,住也住不安,誰來幫他們?
多蒐集點資料幫幫自己吧!!
已買房請檢查房屋結構適時補強
新聞連結: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222/1301846/
內文截取【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代理主任陳國昌表示指出,台灣每年規模5以上地震約20至25個,但今年截至今天為止,已經有15個,頻率是偏高,故這不算是正常能量釋放,地震活動相對是比較活躍。/font>】
露娜。月 wrote:
買房前請查詢與選擇安全場址
已買房請檢查房屋結構適時補強
新聞連結: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222/1301846/
內文截取【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代理主任陳國昌表示指出,台灣每年規模5以上地震約20至25個,但今年截至今天為止,已經有15個,頻率是偏高,故這不算是正常能量釋放,地震活動相對是比較活躍。/font>】
先貼給您一則新聞消息
20170921的,也就是去年九月的
台灣今年地震偏少氣象局:並非好現象
提供你一個思考方向
習慣用人類的"年"去劃分,所以去年到九月了,地震偏少
今年到現在2月了,地震偏多
如果以去年九月到現在來算其實也差不多半年左右而已
人劃分年是看四季,但地震跟天上的氣候沒有太直接的關係
所以如果你把去年整年度跟到今年整年度的地震拿來比較看看
等今年整年度過完後做個平均,再來下定論
人總習慣也喜歡用既定的框框及規則看世界
其實一年對地球來說,連一眼瞬間都稱不上
擔心甚麼呢?
我只是提供一些資訊供大家參考,
個人如何解讀,就由個人去選擇去承擔。
這個樓就談虎尾寮後甲斷層,
那我的回文內容很對題呀!
其他樓也有談地震話題,
我一樣提供資料,
但就不會把虎尾寮後甲斷層拱出來,
因為沒有需要特別針對這個區域。
不用太敏感,
除非有人只提供自己研究發表採訪的資料,
不然我想我提供的方式並無太大的問題。
我只想推安全場址的觀念而已,
至於看文的人用什麼心態立場解讀,
那是個人的見解,尊重。
梨子爹的說法是對的,
拉長期來看真的不算什麼,
平均值都還好,
不過短期內的密集發生還是要注意,
真的要檢查房子的結構,該補強要補強。
不想爬文的朋友可以直接看第10頁喔!
不想爬文的朋友可以直接看第10頁喔!
不想爬文的朋友可以直接看第10頁喔!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