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算是個生活過日子的好地方 但不可否認的沒有天險地形 沒有特殊環境 沒有龐大經費
如果自己是市長 會怎麼規畫台南未來的5~10年呢?
要有充足的就業機會,就得有商人願意來投資。
那投資,得看這地方有什麼優勢/資源,劣勢。以及招商對內需型/外銷型何者較有吸引力。
台南這地方,目前看來有幾個,相較於其它縣市,還不錯的有:
1.古蹟。(觀光)
2.基礎建設。(指交通,水電)[高速公路,高鐵,水庫,架構完善,腹地擴及小港機場,高雄港]
3.產業聚落。(光電,半導體,太陽能,製造,傳產數個工業區,科技工業區,數位電視專區,蘭花生技)
4.知識聚落。(成大,南科大)
相較於其它縣市,比較差或不明顯的有:
1. 非商業城市。
2. 消費力較北中高薄弱。
3. 人力素質。
再考慮台灣是海島型,小型經濟體。很顯然的,台南若要發展,必是落於台灣大架構之下,故仍必需選擇外銷型的,市場以全球,或亞洲,大中華地區較佳。若選擇吸引內需型的,因規模較小,不易形成數大,不易成功。
而若是外銷型的,以目前世界潮流,自由化是唯一途徑。故鬆綁地方法規,租稅,是地方政府可以做的。但僅地方政府做的優勢,限於宣傳經費,及文化隔閡,讓世界其它地方知道,了解,並不容易。
故招商,應以台灣為主體,聯合高雄縣市(直轄市)及台南縣市(科技)做聯合招商,比較有機會。
對象,我認為若大陸開放投資台灣,吸引大陸企業來台南投資,應是首選。初步發展方向,仍不脫高科技,高技術知識密集,高資本密集的產業,外銷型的投資為主要標的。
故目前南部地區,把精力放在南科,路科,高等教育,及環境,觀光,絕對是一個值得的投資。
目前看起來做的不夠的,是自由化與國際級的有效行銷。
以自由化為例,目前台灣和大陸之金流,物流效率並不好,流程太長,成本結構不佳,比不上香港。
再以國際級的有效行銷為例,台南蘭花事業如何和歐陸形成分工,還有那些附加價值,或新興市場開拓/合作(如日本),或爭取中國大陸市場份額,如何做,他們才願意來投資試試看,這些都是很值得研究的題目。
我覺得台南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1.路實在太小條了....應該要大一點寬一點
2.要有交通運輸系統(高鐵 台鐵 飛機場 南科都分散 完全沒有交通車)
3.商圈應該要集中 台北有西門町 台南的商圈全部四分五裂
話說今天去看"日系"宜的"家具開幕 真是誇張 誰說台灣不景氣 誰說台南消費力弱
自我感覺良好是阻礙國家的進步~~不是愛國的表現~~
1.路實在太小條了....應該要大一點寬一點
答:路不用太大,太大車子 會亂停,更慘.路面弄平,不要坑坑洞洞的就好
2.要有交通運輸系統(高鐵 台鐵 飛機場 南科都分散 完全沒有交通車)
答:這點真的有必要改善,機場那邊可以不用考慮的,都快停飛了.
高鐵到市區的接駁已經有在開工了,就等等吧
3.商圈應該要集中 台北有西門町 台南的商圈全部四分五裂
答:這點還好,各有各的特色發展,這樣才好 不然全部集中一點 那會大混亂的
鐵路地下化之後,所空出來的條狀空地,請好好的規劃,不要再蓋商業產品,最好是綠化帶
還有都是更新,有些地方的房子真的是很老舊了,也談不上可以歸類為古蹟,所以最好能改善.
還有台南市公車真的要努力的,我在英國待了一陣子,有些小都市的公車真的做的很好,規劃完善
當然這也跟人民習慣不同啦,台南人還沒有使用公眾運輸系統的習慣,還是喜歡騎小黑出門.
以上是我的淺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