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電費又漲價後,我發現我家電費真不是普通的貴
夏天一期(之前打成一個月了,SORRY)要12000左右,連冬天沒吹冷氣也要7000左右,嚇死我了。
上上個月看到新聞太陽能崩盤,上網拍看,價錢果然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就買啦
共買了210W*4=840W的量,四片
併網機是新博源黃金機(24-38V-110V)500W,有兩台,兩片一台算一組。

以前DIY架設的太陽能熱水器,兩組共500公升
(冬天還是不太夠6個女房客洗=_=)
春夏秋電熱爐輔助啟動應該不到10次。不算這次的玩具

玩具用的太陽能板,拿來接一接後接電腦風扇幫助散熱剛剛好,接了電腦風扇,就沒看過系統風扇啟動過了

併網機的背後加裝電腦散熱片,地下室拿來的P4時代的散熱片和風扇,免錢
正面用砂輪機將散熱片切割完,貼在容易發熱的元件上
風扇啟動的偵測元件是貼在機殼的NTC電阻,基本上個人覺得是個設計錯誤的地方
因為機殼有時候溫度很低,但是內部電容和變壓器已經飆到6-70度了。
變壓器高溫到是差異不大(反正也只是一堆線圈),但電容高溫會讓壽命大大減短
所以我拆了殼,加散熱片,加風扇,讓內部運作溫度保持在50度以下
當然,這個動作已經讓機器徹底失去了保固。



冬天檢測到的最高功率曾經到557W過,大概只維持1分鐘後就往下掉了,平常近中午都在400~500瓦之間飄啊飄

從架設完成到今天 12/6~1/13,總共發電100.7 度
不算很多,但應該合格吧???
以上太陽能發電裝置共花了
太陽能板、併網機、運費 20500
支撐鋁腳架、螺絲、矽膠 800
散熱固定矽膠 70
加強散熱用太陽能板 1000
散熱片+風扇 0
自動灑水降溫系統 900
玩到燒掉的砂輪機 980
DIY ?
就算25K吧。
現在白天發的電量剛好跟電器消耗的量差不多,不用買電池,也不用多加板
在使用的過程中,我家中的併網機有幾個很好玩的現象。
1. 兩條直流電線不可以靠太近,不然會輪流啟動(電磁感應嗎???),電表實際測量電壓會亂飄,分開就不會。
2. 兩台併網機不可以靠太近,會輪流啟動(輸出功率高時特別明顯,難道是冷次搞的鬼?)
3. 當兩台併網機輸出電壓差值到一定程度,其中一台會跳掉重新啟動(重新對齊嗎?)。(220V的另外接兩迴路就沒這問題了,但是我懶了)
併網機跳掉重新啟動到也還好,幾秒就重新追蹤好了,超快。
以上現象如果只有單獨併網機運作時,會全部消失。捷克,這真是太神奇了。
不過,以後應該也不會想幹這種危險的事情了,人老了,一個人要把這些玩具搬到屋頂真的很恐怖。
如果繩子斷掉就冏了。
PS:DIY 在屋頂沒人會上去看,線路我就亂擺啦。有損視線請見諒啦。
各區平均發電量 查詢
http://solarpv.itri.org.tw/memb/powercalc.aspx
各區平均等效時數文獻
http://www.t-saudi.org.tw/public/journals/118_1384320100.pdf
其實我有點懷疑那個電量計是快樂表...Orz...
快樂表紀錄(連續計錄到除夕),我都是晚上下班才看的(累積電量)
1-13 AM11:00 100.7625
1-13 PM10:00 104.7845
1-14 PM10:00 107.1397
1-15 PM10:55 110.2138
1-16 PM09:46 113.5058
1-17 PM09:37 116.8047
1-18 PM06:19 119.7634
1-19 PM08:80 122.8985
1-20 PM10:15 126.1216
1-21 PM09:42 128.2910
1-22 PM09:01 131.6380
1-23 PM09:00 135.1858
1-24 PM10:00 138.7932
1-25 PM08:10 142.5936
1-26 PM08:29 145.4305
1-27 PM10:10 148.4815
1-28 pm09:52 151.4150
1-29 pm07:40 154.4199
1-30 pm11:39 157.7508
記錄結束,可以大約計算每天的發電量,下台一鞠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