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近期驗屋問題

真的,公設部分,一般人都覺得事不關己
殊不知,公設也是我們出錢買的啊!!
建商當初沒有成立管委會,想必就是想便宜行事吧
所以,我們住戶真的要自己去要求建商才行
ps:當初買預售屋的契約都沒寫到公設的保固耶,這保固部分能再要求建商嗎?

ungi wrote:
真的,公設部分,一般...(恕刪)

應該是為了趕工才在同一天施作
應該要先等慣將部分凝固後
才可以鋪設地磚
鋪設地磚再施以小碎石
可以叫建商重用嗎?不然就不交屋!!!
現在買房真的是...
我有再去看,那所謂的地磚好像不是"地磚"耶

可能施工法不同吧??

我也看不懂,xyz大大,您有去看的話 可以幫我們鑒定一下嗎?

ungi wrote:
我有再去看,那所謂的...(恕刪)

不好意思
上篇文章的工法不是這次所預見的工法
這次所預見的是另一種工法
先在底層鋪設級配(類似一些小石頭)
鋪設兩層竹節鋼筋(兩層中間配置公共空間用水電管路)
再來RC澆置(灌水泥)
最後再鋪設地磚
印象中好像他們是這樣施作
只是一次完成可以節省時間
但是不是這樣施作流程我就不是清楚
不過各位可以站在正門往內看
可以看到最裡面的高層比正門高層還高
所以公設部分的排水都是由內往外流
不能由外牆周圍流出(這是原先設計的)
至少公設的排水設施是比較可以的
只是不能確定如果平均的下雨量
超出原先所設計的容雨量
就要看外面道路的水溝
是否可以有效的排放
先在底層鋪設級配(類似一些小石頭)
鋪設兩層竹節鋼筋(兩層中間配置公共空間用水電管路)
-->可是我去看的 他們只弄一層鋼筋捏~~這樣ok嗎?
再來RC澆置(灌水泥)
最後再鋪設地磚
印象中好像他們是這樣施作

只是一次完成可以節省時間
但是不是這樣施作流程我就不是清楚
不過各位可以站在正門往內看
可以看到最裡面的高層比正門高層還高
所以公設部分的排水都是由內往外流
不能由外牆周圍流出(這是原先設計的)
至少公設的排水設施是比較可以的
只是不能確定如果平均的下雨量
超出原先所設計的容雨量
就要看外面道路的水溝
是否可以有效的排放
-->沒錯,這也是我最擔心的
如果真的排水不及,高程比較低的前面幾戶會先遭秧~再來就是後面幾戶
(不過,可喜的是 沒聽過那邊會淹水啦)
上次初驗,我就有問老闆這個問題,因為社區外的水溝真的很小條@@,老闆的回答我不太記得了,
意思大概就是那不是他們的責任範圍之類的話 >"<



ungi wrote:
先在底層鋪設級配(類...(恕刪)

不知道大大看到的是否為灌漿時只有一層還是還沒灌漿
因為工地主任有跟我說是兩層鋼筋
至於老闆說的應該沒錯
外面道路水溝的部分是屬於市政府的責任範圍
至於台電部分比較可以安心的是
整個社區是另外在大門口有一整個配電箱
應該是另外舖設的
還有一個比較不方便的是
大門口的小門
進出方式比較不容易以騎車方式出入
應該只利於用走路方式出入
到時候可能還是需要將大門的捲門開開關關
對於整個裡面公設用電力分攤就比較不理想
至於板上大大對於衛浴設備的疑問
給各位一個建議
不管任何的衛浴設備都有其優缺點
品牌的迷思或者外觀的豪華
都不及於後續零件的更換
只要有零件可以更換
沒有被廠商給予零件綁著
我想任何的設備都可以在生活上有所方便
屋頂上的加壓馬達
仿間水電材料都應該有制式的蓋子可以參考
不知道大大看到的是否為灌漿時只有一層還是還沒灌漿
因為工地主任有跟我說是兩層鋼筋
至於老闆說的應該沒錯
嗯 我那時看一層是還沒灌漿的,且管路是在鋼筋下面捏,應該沒有工地主任說的用兩層吧,因為如果灌水泥前再綁一層似乎會太高,且他是灌水泥和舖所謂的"地磚"趕同一天完成,應該沒時間再去綁第二層吧(個人覺得),如下圖

大門口的小門
進出方式比較不容易以騎車方式出入
應該只利於用走路方式出入
到時候可能還是需要將大門的捲門開開關關
對於整個裡面公設用電力分攤就比較不理想
-->我也有考慮到 機車不能從小門進出真的很不方便
可能是為了不讓信箱和那些開關(不知是啥)淋到雨吧。
電費問題,看能不能社區的人講好 比如下午5點後到晚上10點之類的時間點 大門不要關

至於板上大大對於衛浴設備的疑問
給各位一個建議
不管任何的衛浴設備都有其優缺點
品牌的迷思或者外觀的豪華
都不及於後續零件的更換
只要有零件可以更換
沒有被廠商給予零件綁著
我想任何的設備都可以在生活上有所方便
嗯嗯,說得好,那「寶格麗」的零件 台灣好買嗎?
屋頂上的加壓馬達
-->馬達生鏽如下圖

仿間水電材料都應該有制式的蓋子可以參考
-->嗯嗯 謝謝提議。

另外,我屋頂的積水(都有些青苔了,上去一不小心還可能滑倒>"<)如下圖的約有5~7個小水灘,這樣ok嗎?能補救嗎


ungi wrote:
不知道大大看到的是否...(恕刪)

依照片這樣看來應該真的只有一層
如果這樣的工法只要盡量不要有重車出入(大型車輛)重壓應該不會有它線問題
前提是基礎土方有沒有扎實
照片二應該是零件用的是材質比較低的零件
水電材料行也有替換的零間可供更換
照片三積水問題應該不是很難處理
洩水坡度處理得不好
就我所知
該建案有很多都採點工方式施做(何為點工就是當工程無法發包的時候就用做一天算一天的工資給付方式改與施作人員,責任歸屬屬原薪資給付的建商應該是建案建商要處哩,如果是發包給廠商施作廠商就會有工程瑕疵方式善後)
針對屋頂積水處以工程瑕疵的方向向建商要求處理
但既然是屋頂如一次施作沒有處理好後續再另行處理的話可能會牽涉到防水層有沒有被破壞到
應該會先行打鑿在鋪設水泥
如果泥做師傅直接在積水處鋪設水泥而未打鑿的話
日積月累還是會有龜裂情況發生
所以目前屋頂積水的情況如果沒有很嚴重
就盡量跟建商討論後續處理
嘉義的建設公司地面層好像都只用一層鐵筋,我家這間也是


營造的老闆還跟我說筏式地基用一層防裂就可以,我是很懷疑,就跟建商要藍晒圖,而且要整本的
像工地主任那本,建商也是要給不給的,後來我忍不住嗆說我出錢買總可以吧。建商同意了向建築
師要底圖,換建築師有意見,說客變還沒改好,晒圖很貴...一堆有的沒的,最後還是拿不到圖。

馬達的保護蓋就我所知沒有建商供應的,要就自己買不然跟後續的廠商么看看,像裝潢的水電或太
陽能,熱水器的廠商,對了頂樓建商沒留水籠頭也要么一個清洗才方便。

現在的施工連水平洩水坡度都做不好,我家的浴室,陽台都有這個問題,驗收時工地主任還說掃一
下就好,營造的副理說我們的洩水都走磁磚縫的,一整個無言因為他們設的排水孔很多在磁磚中間。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