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avid12 wrote:看一看最新出刊《天下...(恕刪) 嘉義人似乎特別愛住新屋,我想應該跟上一輩人的觀念有關吧!資料看來好像蓋了很多新成屋,可實際上拿出來賣的有多少?個人覺得應該還是要看買預售屋、新成屋的投資客是不是很多?如果不多,這些新蓋好的房子卻仍然完銷,則表示需求仍然強勁~價格就難以回跌!!再說了~在嘉義市這種小市場,一堆人買了就是自住,只要負擔得起就出手了,心裡也知道長期持有肯定賠錢~但還是遼下去~~為何?因為老婆小孩要住阿!!呵呵~
我在雲林嘉義都有買房子出租,前幾年嘉義房子完銷速度很快的,甚至有還沒開工就賣完了,但是今年有注意到有一些賣超過一年還在繼續賣的建案。我也注意到某重劃區有出現二處房子在蓋了還沒開始賣,看格局是連棟透天,應該不是要自住,終於出現先建後售了嗎?這重劃區還有二間新蓋豪宅外觀滿屌的,一間黑白配色快完工了,一間剛拆模。
daho58 wrote:跌落是好的!!因為,...(恕刪) Daho 兄天下雜誌的資料來源是內政部營建署10/31公布的調查其中 嘉義市至101Q4的新建餘屋數量~ 373戶以小建商8戶為推案單位這幾乎就是說"嘉義市有近50個建案沒賣完,還在市場飄"請留意~這還是去年12月的資料嘉義市已連3年新建餘屋成長我"不負責"的推估, 現此時此刻恐已超過 50個建案未售光那何以市場上新建案不斷??如樓上的genmin兄所說(買的起房子的)本地人偏好新屋這個心理喜好導致了新案頻推土地需求(被拿去建旅館)又被推高新案的訂價、賣價當然也創新高
真有這麼多新屋未售出嗎?那為何我接觸到的房仲手上的新屋物件卻不超過50件,網路上看到新屋待售的數量也不超過200件。不過嘉義市新屋的需求還是在,從今年實花搶購34戶剩4戶,我今年看過的新建案餘數也是剩1~3戶,可看出只要有新建案推出,真的不怕沒人買。這些新建的餘屋到底在哪呢?就我從房仲和網路上看到的加總也數不出300阿...一抹藍 wrote:Daho 兄天下雜誌...(恕刪)
一抹藍兄:謝謝你的資訊,我有去內政部營建署下載了,資料是累計五年內,低用電的新屋,意思是說:還沒有大量用電的新屋!但是,我覺得還是很有參考價值,雖然說市場的實際狀況也許不太一樣,(有的房屋一完成→就注定是餘屋)如:旁邊有神壇的,以前是火葬場的,最近淹水的,旁邊小型工廠的,以前也有朋友在代銷,他的手上都會有每個案子的總戶數,例如:夏慕里-?戶,售價¥~¥,剩?戶天晴-?戶, 售價¥~¥, 剩?戶述雲鼎-?戶, 售價¥~¥, 剩?戶天空墅-?戶,?,剩?戶天匯-?戶,?,剩?戶胡卡-?戶,?,剩?戶富都仕-?戶,?,剩?戶夏木漱石-?戶,?,剩?戶.........很努力的統計,(但是,剩幾戶建設公司的秘密,不知道他何以得知??)也很專業,相對的準確性也高,可惜沒有在嘉義了,不然就可以好好的請教他的看法!另外,正在等搬家的也是會顯現不出來喔!(低用電)建議:每年新屋開工戶數與其比對看看,這樣應該會更準確,假如年平均是1200戶新屋開工,今年剩373戶低用電,可能要扣除1/12(一年12個月,假設等待一個月的時間)的戶數=等待搬家的戶數也就是100戶,如果是等待兩個月搬家,(看日子的)戶數可能就是200戶,那麼真實的新餘屋會更少,所以,如果能夠有98年99年100年101年的新屋開工戶數,也許可以推論得更正確,不過,還是謝謝你的資訊!
daho58 wrote:低用電,第一次登記尚...(恕刪) Daho 兄你上一樓的理解似乎把空屋率(低用電)和新建待售餘屋弄混了這一樓理解較正確"空屋率(低用電)、第一次登記尚可銷售"依內政部調查資料來看空屋率和新建待售餘屋是完全不同的二個指標喔空屋率(低用電) 很可能是一人有2屋以上其中1屋沒有出租也沒有使用新建待售餘屋是指新建5年以內仍維持第一次地政登記這不是我的資料我只是剛好知道有這報告給版友們指個路罷了
我看很多破千的新建案好像都沒有賣出去.這幾天經過軍輝橋那邊.有一間很大的建案晚上也打光打的很漂亮可是仔細看機乎都是沒人住的樣子.有入住的只有少少幾戶.當然還有滿多其他破千的建案都是像這樣子蓋好可是還是賣出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