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未來的支撐,仔細端詳彰化縣國小就學人口數的超殺衰退力,105學年度全縣國小總人數65,423人,比較95學年度當時的全縣國小總人數104,767人,總共減少39,344人,減少幅度達37.55%。(人口支撐力衰退速度是總人口的15倍以上,偏偏只有當目前人口主力層(40-50歲)開始大幅減少時,預計20年-30年後人口總數才會顯現出斷堐式的落差,也是多數人無感的主因,但其實托兒所、國小的從業人員感受超明顯)
3.打個比方95年畢業的人,到了106年剛好大學畢業開始工作,再過10年後換現在小學生長大投入工作的人數是106年人數的0.63折(還好沒腰斬),但是也已經很慘、很慘了。現在產業不立刻投入自動化轉型,將不足以面對10年後彰化縣境內人力不足的高額缺口,其實少子化早就不是新聞,但民間卻沒共識想辦法改善這問題,任憑低薪(資方剝削)、高房價(建商、投資客剝削)、一例一休(無腦政府+無良廠商的雙重阻礙)等,不斷嚇阻生育主力增產的可能(我自己也不想孩子面對一個年輕人要養2個老人的窘境),養不起是最基本的問題!
4.總歸一連串的錯誤(過去政府的管理失當要負最大責任,推延稅改、實價課稅、年金改革、公共托育不足...,不敢得罪既得利者的鴕鳥心態)已經導致現在難以挽回的超低生育率,想永續...享有年輕服務的活力...要先改善剝削勞工、不合理房價、提供低負擔的育兒環境才是唯一的解方。(不給力哪來生產力,不給生產階級資源怎麼會有人力產出)
5.永續..沒人沒門..,但往好處想現在的產業、土地、資產...將由以後少少的人去承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