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g888 wrote:大家發表自個的意見...(恕刪) 換個角度想所謂的環團不要因為背後的某些目的被煽動,而把火力集中在台中火力發電廠、中龍鋼鐵、興農、永豐餘等這些彰化市現在真正的空汙及臭味來源,還有彰化金屬加工廠重金屬廢水排放問題上,也不會為了一個九牛一毛的台化廠把爭議搞得這麼大,結果沒有成效還要背上土地開發利益打手的臭名。
產業跟環保本是相對立的,希望各位大大集思廣益幫忙解決.我把一個老灰仔的個人經歷說說,沒有好壞對錯.民國40幾年小學時從南彰化搬到台北,因是鐵路子弟每年有12次免費車票,在大學畢業前常回鄉下看老輩,在過大肚溪後會看到大口徑鐵管彎沿,然後有一股味道,跟化學實驗<酸化>味很像,不過實際裡面做甚麼<挖咖浪蕾絲>.現在是沒有味道.4年前我家老大調彰化工作,7年前有風聲要調時我開始來彰化找房子,泰和路2段新蓋780,泰和東路元氣觀680自由街600---,便宜又大碗but都看到煙囪排煙,我這龜毛又身體虛的人只好回家吃自己.當然啦!現在那些我以前尬意的房子再回去看都有人住.對立的談判是要有<智慧>和<肚>量才會有可接受的結果,祝福大家圓滿.
mouseman808 wrote:產業跟環保本是相對...(恕刪) 產業與環保其實是相輔相成的"沒有產業,就不會有環保",我想這是非常基本的道理做環保的也只是討口飯吃,工廠有汙染就幫工廠找出汙染源,做污染減量高端的還可以進行製程的改良,降低污染的排放低端的也還有污染防治設備操作,讓工廠排放符合法規彰化的汙染其實非常的多元,大家都把矛頭指向台化的同時大概都忘記了彰化的金屬製品製造業、金屬基本工業加起來就有3300多家金屬工業的"酸洗"算是很常見的製程當大家聞到酸臭味,都直接指向台化的同時,你們是否記得彰化的金屬製造業竟是如此之多?除此之外,塑膠、橡膠製品業合計也高達1000多家當大家聞到塑膠、橡膠臭味的時候,是否也會記得其他1000多家的貢獻呢?每個人都希望過著健康的生活,希望環境品質能有提升但是不能聞到臭味,就馬上把矛頭對準台化至少在我看到的資料哩,台化的污染防治上算是做的很不錯的企業了。
另外回應一些人說,空氣汙染變好是心理作用的說法人體沒那麼多sensor可以偵測空氣品質但是臭味這點,是真的可以明顯感受到,都沒聞到了說沒差的人,真的是當地人嗎....?另外,請用關鍵字"台化 稀釋 排放"看看相關新聞....
no7788 wrote:另外回應一些人說,空...(恕刪) 我在別的討論串就說過了,小弟住彰化三十年,台化臭味跟污染從來沒停過。我贊成台化遷廠去其他地方,但不贊同魏縣長拿這點來炒地皮。市中心缺少的是又大又漂亮的公園綠地,不是炒翻天的商業大樓跟房屋建案。員林重畫都可以辦得到了,彰化市為啥不行。
空污排放用洗滌塔吸附是沒錯啦,但是中間插個壓縮空氣進氣,可以稀釋空污檢測測的濃度...而且空污不像水污,水污排放口都在廠外,主管機關可以隨時抽檢空污檢測都要到廠房屋頂,可以做好萬全準備來應對而且檢測頻率也相當低如果台化能夠沒臭味,而且願意讓政府單位在排放口設置即時連續偵測儀器,我想當地居民根本不在意台化繼續運轉
no7788 wrote:空污排放用洗滌塔吸...(恕刪) 目前台化本身是沒有臭味,臭味是來自週邊上百家無管制的小型加工廠,早期台化週邊沒有住家,一堆違法工廠就直接在週邊一家接一家的開設。而且要台化關也要給台化時間,人家廠內還有近千名員工本來就不是說關就關的。台塑對台化彰化廠南廠區的計畫本來就是轉型給台塑生醫使用,未來會是生技研究中心。台化目前已經有部份生產線轉移給台塑生醫使用,台化轉型為生技中心,老員工都可以留任。是縣政府硬要靶台化趕走,場面才會搞的這麼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