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化整個廠區都是吃汽電共生廠的電及蒸氣在運作而非吃台電的電,汽電共生廠停了那整個廠區也就注定要關了。
畢竟台化本來就打算收了彰化廠,只是要慢慢收而已,因為東區開發期程還有得等,一放面是讓員工能夠一步步優退、轉介或資遣才不會造成過大衝擊。
其實在台化員工被資遣之前薪水都還是照發,年終、獎金也都會照給,加上資遣費短期內還過得去。
員工怕的是找不到其他有相同待遇條件的工作,畢竟在台化當個最基層作業員學歷不用太高,但薪水領的比其他企業基層主管還高。
畢竟現在這個時代一個月十萬出頭,扣掉房貸、車貸、孝親、育幼、家用等所剩不多。而且台化員工除了有靠其中一方專職工作養家的,還有很多都是夫妻甚至連親戚一整個家庭都在裡面工作,這也不能怪他們自私,要政府有魄力就代表要他們一次失去一個月一二十萬的總收入,面臨繳不出貸款身家財產被查封,誰不拼命?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台化彰化廠停爐案: 釐清一些偏誤!
有感於台化彰化廠勞工惶恐於中年失業前途茫然,許多彰化市民未窺全貌造成兩方對立, 我想幫他們釐清幾個嚴重偏誤的環保話題,包括排污濃度、排污總量、以及燃煤是否造成中部縣市癌症發生率高於北部地區? 等三方面。
一、台化彰化廠二氧化硫(SO2)排污濃度: OK,沒有問題
分為台化彰化廠煙囪、工廠周遭、以及彰化縣市等三個層次。
全省許多工廠的煙囪都已列入CEMS(連續式排污監測系統)連線管制,智慧型手機透過Play商店, 立即下載"環境即時通"APP,無須帳號密碼,所有人都可查到已連線煙囪的排污數值, 包括台化、台電、中鋼、台糖、中龍、長春石化...。台化彰化廠在被迫停爐前的SO2 排放濃度約介於10~35ppm, 遠優於環保署的標準(300ppm以下),也低於歐盟針對燃煤電廠所設的Emission Limit Value(約140ppm)。
如果台化彰化廠該停爐,全省其他縣市SO2排污濃度達193ppm、110ppm、53ppm...的工廠是否更應該關廠?
台化彰化廠可能一時無法通過彰化縣自訂的新標準, 因為彰化縣的新標準(20ppm)整整比歐盟標準嚴苛7倍,歐盟絕大多數燃煤電廠恐怕也過不了,彰化縣政府是為燃氣電廠量身制定新標準嗎? 彰化縣政府堅持台化必須"重新申請",台化還能比照其他工廠有兩年緩衝改善時間嗎?
台化彰化廠周遭的空氣品質? 也很OK,彰化縣政府監測多年了,SO2濃度最大小時平均值4.8~15 ppb(標準值250ppb),最大日平均值3.8~9ppb(標準值100 ppb),有彰化縣政府報告為憑。彰化縣的年平均SO2濃度沒有問題,全國各縣市也沒有問題,高雄市、金門縣、桃園市甚至還比彰化縣更高,有環保署的年度報告為證。
要求台化限購含硫量0.87%以下的燃煤? 這是環評故意刁難嗎? 全省有哪些燃煤工廠也這麼被要求? 更何況工廠排污和採購進廠的燃煤有何必然關聯? 歐盟前十大燃煤電廠其中有八家燃燒褐煤,其中六家在德國, 德國部分地區開採的褐煤含硫量甚至超過1.5%。
有些新聞報導提及,有民眾說早年搭火車快到彰化前就可從嗅覺知道彰化到了,而且還知道那些味道來自台化彰化廠...,這也有點神奇。二氧化硫的嗅覺闕值約3~5ppm(3000~5000ppb),濃度夠高嗅覺才有感知, 早年彰化市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濃度是現在的200倍以上嗎? (3000ppb/15ppb = 200)
二、台化彰化廠的空污排放量: OK,在全省算是小巫。
以2015年硫氧化物排放量為例, 台化彰化廠全年為204.44公噸, 台電台中火力發電廠達15448公噸(76倍),基隆協和電廠15044公噸(74倍), 高雄興達發電廠8005公噸(39倍), 中鋼高雄廠6683公噸(33倍), 中油桃園煉油廠671公噸(3.3倍),甚至金門的塔山電廠、澎湖的尖山電廠都比台化彰化廠更高。
如果台化彰化廠年排放204.44公噸對彰化縣市是不可承受,全省其他縣市民眾為何應該忍受一年排放數千、上萬公噸硫氧化物的工廠? 建請環保署李應元署長出面協調,並為民眾釋疑。
三、燃煤造成中部縣市癌症發生率高於北部地區? 不是事實!
為避免花費時間確認學者"癌症地圖"的數據品質,也不想被紅紅綠綠的顏色誤導,我重新以衛福部的公開資料整理如附表,衛福部人員也確認網站上公開的數據正確無誤。
彰化市和宜蘭市的癌症發生率數值有顯著差異嗎? 我看不出來,甚至近年來宜蘭市的數值還略高於彰化市。雲林、彰化縣市和北部其他縣市(新北、桃園...)相比較,也看不出明顯比較高,甚至看來北部地區更高一些。如果要說是否有些鄉鎮異常? 確實有,核一核二廠所在地(新北市金山、萬里)癌症發生率明顯偏低。
致癌因子百百種,空氣污染物不是好東西,但癌症發生率數據解讀應該非常審慎。在缺乏流行病學研究的情況下,不宜先入為主地污名化任何工廠是造成民眾罹癌的元兇。
癌症是老化疾病,年齡增長罹癌率自然增加,政府推動四癌篩檢以及民眾健康意識抬頭(年度健檢早期發現)、高齡化社會、飲食習慣西化、年輕人出外打拼的部分鄉鎮平均年齡更老..., 都是影響癌症發生率數據的原因。癌症發生率數據隱含相當高比重的早期發現率(早年社會所沒有),未必不好,反而有利於早期治療,降低癌症死亡率。
SO2也不是顯著的致癌因子,勉強算是IARC分類的第三類, 咖啡、洋芋片...所含的丙烯醯胺(acrylamide)是第二類致癌因子,比SO2還高一級。歐盟訂不出飲料食品中acrylamide的限值,只揭露常見食品中的丙烯醯胺平均"現值",讓消費者自行參酌,建議別聽到"可能致癌"就被唬弄。
PM2.5是第一類致癌因子,彰化縣市的PM2.5主要來自台化彰化廠嗎? 也不是。彰化縣和雲林縣PM2.5的最主要來源是車行揚塵、農業露天燃燒、建築施工、以及(柴油)大貨車等, 有彰化縣、雲林縣政府的書面報告為證。
三點建議:
1. 是否非煤或減煤? 是整體能源政策一環, 整個國家的問題,不應是環保單位或地方政府說了算。
2. 針對環保標準,建議收歸行政院統籌(和經濟部、環保署有關),勿讓地方政府各行其是。
3. 針對似是而非的流言, 例如燃煤電廠造成中部縣市罹癌率偏高,建議衛福部、環保署持續鄭重澄清。
fong888 wrote:
重點台化不是火力發...(恕刪)
因為那環評是針對台化而來,目前彰化縣通過的自治法整個彰化縣沒有一家有類似汽電鍋爐設備的工廠能通過。
現在縣府用的法規是彰化縣自行通過的自治法標準,不是中央法規標準,台化的汽電廠排放標準一直都優於中央環保法規標準。
要台化參加都市計畫的是縣府,不是台化自己。北廠區因位是當初政府徵收來的,所以台化全部提供給縣府重劃,但縣府因為沒錢跟台化購地,所以幾年來一直要台化把南廠區捐出來,不捐就想盡辦法強迫台化關廠。這才是台化跟縣府爭執的點。
台化的北廠區就是因為東區都市計畫本來就計畫要關了,未來台化也不打算在這邊繼續經營塑化加工廠,而汽電廠就是位於北廠區,所台化根本沒必要再投入縣有設備無法更新的大規模設備汰換,而南廠區目前是因為還在生產嫘縈跟尼龍所以虛要大量蒸汽才需要汽電廠維持運轉。
台化原本就有完整的關廠計畫能夠將員工給分批轉介至其他工廠工作或屆齡優退,但縣府這一招等於是打亂台化的關廠計畫,所以台化員工才群情激憤對縣府抗爭。
只要台化保留50%自購的南廠區,即使換台塑生醫轉型經營,屆時還沒退休的員工甚至還是能在原地保有工作,就不用遠赴外縣市甚至國外去工作。
目前縣府直接跟台化撕破臉後,台化也不是就只有乖乖挨打。
縣府原本以為台化會跟之前其他小氣巴拉的企業一樣搞出一堆勞資糾紛,然後反過來利用離職員工繼續打擊台化。
結果台化高層直接出來說,不會資遣任何一位員工、不放無薪假,員工每天進工廠的福利中心聊天、打球、看報紙、看電視,薪水還是通通照發,反正貼錢養這近千人對台塑這樣規模的財團來說不成問題。
台化技術部門也正在想辦法克服氣電廠停爐之後的製程技術問題,目前已有進度,後續還會再增購設備恢復生產,繼續跟縣府耗下去。
除了提行政訴訟外,停工期間所有營運成本每個月提國賠申請。
解決勞資問題及蒸汽供給後,台化就等著看縣府還要用什麼理由跟台化搶地。
期時台化解決環保問題反而才是縣府及其背後東區都計開發相關得利團體及個人最不樂見的狀況。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