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南區-趨勢觀察

彰南地區核心為員林市都市計畫區,交通上有台1省道、台76高架快速道路與台鐵交會的地區,另外搭配放射狀的鄉縣道路與鄰近鄉鎮相接,主要有員鹿路、員集路、員水路、三民路...等(對外銜接大村、埔心、永靖、社頭、芬園與南投縣的南投市),人口總數近十年呈現微幅萎縮(97年125,962人106年底124,632人,10年減少1330人),主要受到少子化與製造業外移(缺少具競爭力機會導致成年後人口難以根留產生外移)等影響,因員林位屬區彰南地區工商服務中心持續吸納周邊鄉鎮勉強維持住微幅負成長,但比較相鄰鄉鎮除相對地價較便宜且有大型製造業分布的大村鄉人口呈微幅正成長外,其餘埔心、永靖、社頭、芬園,以及南投縣人口暫居第一的南投市皆呈現較大幅度的外流,尤其又以永靖及芬園兩鄉因基礎產業鏈斷層嚴重,人口外移明顯(以永靖鄉為例96年39,595人106年底37,334人,10年減少2,261人,減少幅度達5.7%,加上近年高房價外推力、地方產業空洞化、少子化等三項因子,可預期彰南區人口數將維持逐年減少趨勢不變)。

因交通便利與資訊的發達,使得過去因時空距離產生區隔性影響逐漸降低,以彰化縣相鄰之台中市為例,因路網的便捷性與易行性,加上產業聚集效應與地方政府積極的城市治理策略(提供充足腹地、良好基礎設施、就業輔導與新生兒補助策略等,有效對周邊區域人口產生磁吸效應),反之造成相對資源缺乏鄉鎮縣市,在無法執行有效積極對策下導致人口外移速度加快,嚴重破壞原有城鄉空間與產業發展的失衡,在世界已是扁平的時代,區域(在地化)治理積極策略研擬與執行已是不可逃避的課題(鄉下農村聚落的空洞化,最終將徹底破壞如風中殘燭的鄉村聚落)。

另員林市184重劃區開闢後牽動既有都市計畫檢討,在過去政治干預的浮濫變更擴大下因缺乏開發配套與產業需求接地下,導致重劃效益不彰,變相引爆地價失衡(主因為全球央行為抵銷美國刺激提經濟復甦所實施的貨幣寬鬆下印製大量鈔票,多數資金於基礎民生消費已被滿足下流向金融投資市場,(房地產、黃金、原物料期貨交易、股匯市)台灣也深受外部資金大量流入投資市場中進行資金交換,外溢資金亦轉進房地市場(在建築面積與土地供給無虞下,仍一舉推高房地產價格,而藉由自由市場掛帥(機制漏洞)將資金集中於少數人口袋中,並將實質成本由市場中母數進行分攤),在實質經濟無成長下對現有資產階級的實質支出結構造成衝擊,導致一般民生消費開始萎縮,這轉嫁過程執政者有失維護市場平穩之責。

長期而言彰南區面對人口萎縮、產業鏈斷層、基礎支應成本被推高下,若無執政單位有效積極管理與引入在地永續的策略執行,將面臨現存問題的惡化與失控,不可不慎。
2018-09-13 16:2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彰南區 趨勢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