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陪朋友看房,聊天才知道台中建商很愛玩子品牌。像是聯聚、惠宇,主品牌一個,底下再開子品牌來調整產品、切不同客群。看起來很聰明啦,價格帶、定位都能玩,但台北好像比較少見
我一直在想,真正有品牌力的建商,真的需要靠子品牌劃分嗎?
像寶輝、大陸、龍寶、雙橡園,還有最近在台中滿熱門的華固,就都是直接用本尊打天下,沒有什麼「副牌」。反而讓人覺得每個案子都很有一致性,品牌特色都很明確
我自己的邏輯是,精品的愛馬仕、香奈爾、法拉利、保時捷 這種頂奢等級品牌,也沒有在分什麼子品牌,因為產品一出來就是品牌精神本身
還是搞子品牌的建商,是什麼其他我沒想過的原因?
是想要擴張更多族群?還是只是想要產品降階省成本?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