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個星期看完就忘了發
先講結論,一坪大概31起,建材配備不錯沒話說有自動馬桶,缺點就是3房的工作陽台偏小還有冷氣室外機位置我覺得沒有很好,如果挑中樓層以上的就會比較貴,樓層價差滿大的,值得買的有四房和兩房,四房比較接近3+1格局看你要大主臥還是大客廳自己改,四房都是2戶2梯格局,好像是雙車位,只有四房大爺有陽台,四房海線目前看不到能當對手的格局和配置,總價也來到1700以上了,二房的話這附近其實沒有類似的物件和選擇,三房就自己斟酌看看我不是很推,投資隔壁的丹聯社區雖然舊了點天然氣和電線抽換又是一尾活龍價格只要一半,他公設比我印象中當年看是20%,自住的話買一個走下坡曾經的黃金地段新屋然後依靠外圍舊區域機能這做法好像怪怪的,再貼一點點就有精銳錦了,隔壁沙鹿重劃區也要開始推案了,至少話題性和價格抬轎效果我覺得遠大於老區域
最後講講這區域的歷史和故事好了
上次看到版友貼的一坪20萬購入我很驚訝這邊地價怎低成這樣,在30年前沙鹿最貴的是成衣商圈還有沙田路周邊,當時價格不清楚,像現在家樂福附近到三民路這帶當年地價一坪3萬,北勢大概5000元,北勢頭更便宜3000元就有,只是當年北勢東路右邊還是一堆果園,北勢頭還有更上面像什麼保成、正義都算山頭要自己開路進去,算上通膨這地買的很便宜
沙鹿早期成衣是集中在鹿峰,那個其實也是鹿寮,早期的鹿寮分成頂鹿寮和下鹿寮,頂鹿寮後來變成鹿峰,下鹿寮就變成現在的鹿寮,舊成衣商圈主要分佈在錦衣街、錦華街、萊衣街一帶,鹿寮在早期只是一個農業為主的聚落,補捉鹿皮、種植為主,鹿皮主要是輸出日本做皮甲,在戰後逐漸成為成衣加工和批發的發源地,而當時主要模式還是家庭工廠,加工主要在光榮街、光正街、福安、光華路、成功東街(文化庄),這幾個區域透天大概都在35~40年左右白色方塊磚外觀,裡面很深都有20米左右整棟都有百坪以上的空間,裡面分成多個房間,有打版、加工和成衣不同的區域,成衣後用大布袋裝到現在的新成衣商圈去包裝準備批發,在當時整個產業聚落約有6百多家,像布行、針車行、機工具維修、鈕扣拉鍊批發都屬於其中的一部分,那現在的成衣商圈則是當時味丹在最裡面蓋了一棟員工宿舍,他當年也是有建設公司的最醒目的就是那2棟大樓,叫丹龍建設,這社區就叫丹聯社區,當時成衣商圈透天一般人買不起,1200萬是30~35年前的價格,買大樓也很合理,隔壁清水主要是製鞋業,清水當時比沙鹿強,房價也更貴,沒有買不起沙鹿住清水這種鬼東西,那是現在才這樣,當時成功東街發展範圍到牛伯伯那邊而已,上面都是福地第一排、鹿鳴公園還有國中都是,富X那堆別墅還有極光一直到賢X街那邊屬於更早期的鹿寮遺址,福地遷走後當時的福地造鎮王瑞聯建設就進場了,首案開在福地上面蓋了3排透天店鋪和10層樓套房格局的案子,這案就叫做中華商場,當時就是黃土地一般人也不會買這邊,吹風吃沙,一般人買的起的就是家樂福後方的一帶的透天,當時大概4~500萬就有3F半透天,也是當時購屋的主流,當年利率8~10%只有分20年比起現在更沒有買房正義。
回到成衣商圈為什麼後來沒落,主要是後期中國更廉價的勞動力和大型化工廠興起,更便宜的衣服輸出來台灣,加上日韓款式開始流行輸入,以及當年台海危機,記得當時是李登輝執政,當時態度也很強硬逼迫中小企業選邊站,結果都選擇中國,後來就爛掉了,加上921地震後大樓變成當時大家最恐慌的物件,跌到三房只要150萬,當時買台中港套成智障了(不過也不意外,人家有新開的大賣場和海線第二家麥當勞,你買海邊什麼都沒有幹啥?而且當時的梧棲也不便宜),中港建設當時開了不少案子在海邊,差不多時間的福地開發成大廣三量販店後來受到影響,大廣三、瑞聯都在那時財務危機中消失在歷史上了,後來有其他業者去承接量販店,賣場隔壁店面和裡面社區則是中港建設蓋的,斜對面店鋪又社區又套房的則是裕國蓋的(懷念第一批進場的阿官火鍋,當時百貨公司最夯的當年沙鹿就有了,被烏梅汁耽誤的火鍋店)
中間的發展和過程有些沒寫到的參考這篇3樓,以前有寫過這帶發展
icemaydays wrote:
這區自住買再過去21(恕刪)
21樓那棟我上次看都審資料猜測是高總價的,但是規劃很好,大推~不過我猜可能排在水裡社案子後面
菜市場那案也是高總價,但是我覺得整體規劃和環境沒有上面的優,上下班走菜市場進出用想的就刺激,還要先走一段康莊大道
到時這2案我都會去看,這2個地點都是3、40年前的沙鹿黃金地段
房價糕點,蒸的丸子
750坪左右, 要開小時代7嗎?
這地點蓋大坪數豪宅也可以,地段夠精華
(家樂福,竹林國小,光華時尚廣場,藍線捷運站,沙鹿高工,成功東街全部在步行範圍)
https://goo.gl/maps/kHX1m1Hga6jkFmys5
擬訂臺中市沙鹿區沙工北段554地號等4筆土地市更新事業計畫案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