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3年前的文章看台中都市發展

剛完看到2009年板友所發的文章和底下回復覺得挺有趣,值得特別拉出來發一篇大家討論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60&t=1097403

沒想到看到這篇文章已經是2022年的事了,如今已經事隔13年
不得不感嘆,原po預測地相當精準,科博館這邊的確是相較2009年沒落
但原po失算了一件事,那就是2010年間勤美集團陸續購買西區臺灣大道周圍到公益路一帶的商用不動產,並且開始經營以文創為導向的商場,當時那附近還有不少空地(我是認為只要有大空地的地方都還會發展機會,中區就是都蓋滿了).......
令人意外地是,勤美集團經營這些商場相當成功,並且在前年,勤美集團開始推出勤美之森建案,現在這建案的單價五六字頭有夠高,算是完全超乎當年的想像了
如今,科博館的題材雖然不再像當年依樣強勁。但有勤美集團經營草悟道這一邊,多少能成功拉動科博物館那邊的房價,現在西區發展完全靠勤美了

還有一點比較值得討論的問題,到底怎麼樣才算是沒落呢 ?
  1. 1990年代的中區跟現今的中區比,算不算沒落?
  2. 2000年的科博館、廣三Sogo那一帶跟現在比,算不算沒落呢?
  3. 2000年代的東南北兩區跟現在比,算不算沒落呢?
其實我是認為所謂的沒落,應該是昔日的都心區域如今已繁華不再!
1、2就是比較典型的案例;但3其中南北兩區,我認為其實這些年並沒有太多變化,並且他們早期也不是都心區域,而東區..........現在才正要開始


東區應該也算是舊市區的大黑馬!
打從臺糖生態園區區段徵收開發土地,而後有 lalaport 進駐的消息,東區房價像坐火箭一樣,這點應該是2009年當時完全看不出來的事(所以我才說有空地、未開發土地的區域才會有發展)

另外我自己也有繼承到幾間中區住宅,所以我就持有並出租這些房子的經驗,分享一些我對中區現狀的看法
如果認真觀察現在中區的情況,可發現中區目前房屋用途更傾向作住家用,而非商用
這就是多數投資客都知道的事,多數投資客比較傾向買住宅而非商辦、店面,這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商用不動產極易受區域發展影響!
沒落區域店面與商辦會因商機快速下滑變得非常難租掉(商業用法規上無法逕自轉做住家用,當然各縣市還有另外規定另當別論),它們最終被業主棄置荒廢,如此惡性循環使該區更加沒落,最終演變成中區的樣子
然而住家沒這問題!要麼屋主繼續住,要嘛隨便租人住,若仔細觀察可以發現中區很多外觀看似廢墟的大樓都還有人住,並且最近還有出租套房燒死人的意外
以中區目前行情來看,商辦與一樓以上商用不動產普遍非常慘,一坪10萬左右;反觀住宅搭上最近房價飆漲熱潮,已經漲到17 ~ 19萬
當然還有許多其他因素,如台灣20世紀末經濟不景氣、臺海危機、房屋土地所有權人複雜等,但我認為就目前看來太多廢棄商業用房屋這個問題最大!

中區那種極端沒落的狀態在台灣應該算極少數,許多不利條件同時存在下才會導致,所以把未來台中所有舊市區描述成中區化可能太極端!
我認為大不了就像現在的南北兩區這樣,不致於非常蕭條但也不繁華就是了
Sent from Google Chrom on my HP Pavilion Laptop 14
2022-05-27 0:48 發佈
樓主把房屋再細分為住宅、商業用,分析得很精闢,也為現況做了合理的解釋
從近年區域發展,似乎真的只要在74附近
然後有素地可供開發,就有發展機會
其實那篇提到學區吸引力也是有適用的
像逢甲、一中商圈還能延續,就是有學生族群吧
雖然逢甲因為陸客不來有蕭條一點,但也是回到原本沒有陸客前的模樣吧?

另外也有人提到東區會因鐵路高架化而谷底翻身,算是先知了阿!!

不少縣市現在也在如火如荼的鐵路高架、地下化,應該會複製此種模式
allpowertk

逢甲回到之前沒陸客時的樣子? 以前沒陸客時人潮也沒那麼稀疏 實在是差多了 經濟看似變好 但並不是普及化而是K型化

2022-05-29 3:17
spermbox
spermbox 樓主

逢甲是10年前沒落了一陣子,但最近又在起來。逢甲夾在七期與水湳經貿中間,未來發展可期!

2022-05-29 9:00
spermbox wrote:
剛完看到2009年板(恕刪)



剛剛也拜讀了2009年板的下一個沒落的區域或區塊
很多先進有很多見解, 也增加了很多知識
剛好spermbox板主開板
也讓我搶頭香插一腳

我的不成熟觀察是
以每20年為界
舊台中60年前以台中火車站和台中公園中心奠基開始向外擴展
如八卦棋盤街道班般發展到忠明南路+忠明路+進化北路為止 發展了20年
這時候住忠明路+忠明南路+進化路以內的都是好野人(有錢人)
再來的20年是以台中火車站台中公園為中心再往外擴
忠明路+忠明南路+進化路和文心南路+文心路+東山路間都是好野人住的
這時台中火車站+台中公園這一區如溫水煮青蛙慢慢沒落(當時還沒有很沒落)
再來的20年是以文心南路+文心路+東山路和環中路之間發展為主也就是現在目前的情況
這時台中火車站和台中公園沒落,
這時候住忠明路+忠民南路+進化路以內如溫水煮青蛙慢慢開始沒落
我們可以發現中友百貨逃往彰化, 廣三SOGO 逃往台中高鐵以延續他們的百貨香火
百貨公司是以營收為主要計算公司的利潤, 當連續好幾年營收都低於預期時
就是準備逃難(搬遷)日,我喜歡以他們來當指標.
未來的20年台中的發展”我猜我猜我猜”應該是環河路以內銜接高速公路左右邊大肚山頂為界環台中一圈.文心路以內環會開始煮青蛙
再未來的20年(那時我已年邁不知道還能不能看的到)是以大肚山以東慢慢發展回台中市區再到大里太平霧峰
此時捷運路網與其他交通已建構完成,東區,太平,大里已不再交通不便了
很抱歉我沒有把東區列入,因為東區自古以來交通不便.又被鐵路一分為二,未來會不會靠74+鐵路高架起死回生
樓主的說法很值得參考.
台中市舊市區沒落的原因我歸納為下列幾點
1. 舊城區車子越來越多道路無法容納通行與停車
2. 舊城區土地變貴了, 開發成本提高
3. 舊城區可開發的土地變少又貴
4. 舊城區房子老舊,持有人變多,糾紛多,徵收很麻煩.
5. 舊城區很難都市計畫與都更
6. 還有其他沒想到的

舊台中縣區是點狀的發展,因有歷史的背景.容我慢慢觀察.
個人觀點,純磕牙縫的,僅供參考,別當真.
spermbox wrote:
剛完看到2009年板(恕刪)


2009年那位版主說到~~哪一區會步上中區跟火車站的後塵??


突然想起一件真人實事~~

昔年..
大家口中所謂中區火車站周邊香消玉殞之時..
小弟某位友人反其行..撒錢至東協廣場附近收購舊旅社翻新..

為了迎接移工們假日慾海無邊"打砲潮"..
荷爾蒙味..
越濃郁..
友人荷包..
愈充實..

別人眼皮下的沒落..衰敗..夕暮..迴光..
他只望見"朝陽"..

遠見是何解?
是指印度神童的見識嗎..

後塵是何意?
是指自己想像力貧乏..而別人卻看得到的"前程"嗎..



至於~哪區會步上中區跟火車站後塵??

我只知依01慣例..
鄉民們自個兒投資置產那區..必定正值成長曲線..未來前途一片光明............遠見遠見..唉..遠見雜誌看太多了吧..
牛鈍 wrote:
剛剛也拜讀了2009(恕刪)
火車站前後站就發展時間軸看都是舊市區……….
並且按舊地圖顯示,後站發展更早於前站!
但前站卻遠比後站蕭條,並且2009年間就已經是如此!
所以,雖然中區和東南西北區都是舊市區,但中區情況特別糟糕,特別蕭條!
所以我才會認為中區問題不是很單一因素導致
Sent from Google Chrom on my HP Pavilion Laptop 14
清水奈奈 wrote:
2009年那位版主說(恕刪)
中區房價大致在2010年落底,當時已經是個位數樓地板價
目前大概都是上漲,中區就我的觀察應該會繼續當74號內房價墊底區域,然後跟隨大台中整體房價“牛步”上漲,當然你也可以當成是一個投資機會就是了
Sent from Google Chrom on my HP Pavilion Laptop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