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60&t=1097403
沒想到看到這篇文章已經是2022年的事了,如今已經事隔13年

不得不感嘆,原po預測地相當精準,科博館這邊的確是相較2009年沒落

但原po失算了一件事,那就是2010年間勤美集團陸續購買西區臺灣大道周圍到公益路一帶的商用不動產,並且開始經營以文創為導向的商場,當時那附近還有不少空地(我是認為只要有大空地的地方都還會發展機會,中區就是都蓋滿了).......
令人意外地是,勤美集團經營這些商場相當成功,並且在前年,勤美集團開始推出勤美之森建案,現在這建案的單價五六字頭有夠高,算是完全超乎當年的想像了

如今,科博館的題材雖然不再像當年依樣強勁。但有勤美集團經營草悟道這一邊,多少能成功拉動科博物館那邊的房價,現在西區發展完全靠勤美了

還有一點比較值得討論的問題,到底怎麼樣才算是沒落呢 ?
- 1990年代的中區跟現今的中區比,算不算沒落?
- 2000年的科博館、廣三Sogo那一帶跟現在比,算不算沒落呢?
- 2000年代的東南北兩區跟現在比,算不算沒落呢?
1、2就是比較典型的案例;但3其中南北兩區,我認為其實這些年並沒有太多變化,並且他們早期也不是都心區域,而東區..........現在才正要開始

東區應該也算是舊市區的大黑馬!

打從臺糖生態園區區段徵收開發土地,而後有 lalaport 進駐的消息,東區房價像坐火箭一樣,這點應該是2009年當時完全看不出來的事(所以我才說有空地、未開發土地的區域才會有發展)

另外我自己也有繼承到幾間中區住宅,所以我就持有並出租這些房子的經驗,分享一些我對中區現狀的看法

如果認真觀察現在中區的情況,可發現中區目前房屋用途更傾向作住家用,而非商用!
這就是多數投資客都知道的事,多數投資客比較傾向買住宅而非商辦、店面,這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商用不動產極易受區域發展影響!
沒落區域店面與商辦會因商機快速下滑變得非常難租掉(商業用法規上無法逕自轉做住家用,當然各縣市還有另外規定另當別論),它們最終被業主棄置荒廢,如此惡性循環使該區更加沒落,最終演變成中區的樣子

然而住家沒這問題!要麼屋主繼續住,要嘛隨便租人住,若仔細觀察可以發現中區很多外觀看似廢墟的大樓都還有人住,並且最近還有出租套房燒死人的意外

以中區目前行情來看,商辦與一樓以上商用不動產普遍非常慘,一坪10萬左右;反觀住宅搭上最近房價飆漲熱潮,已經漲到17 ~ 19萬

當然還有許多其他因素,如台灣20世紀末經濟不景氣、臺海危機、房屋土地所有權人複雜等,但我認為就目前看來太多廢棄商業用房屋這個問題最大!
中區那種極端沒落的狀態在台灣應該算極少數,許多不利條件同時存在下才會導致,所以把未來台中所有舊市區描述成中區化可能太極端!
我認為大不了就像現在的南北兩區這樣,不致於非常蕭條但也不繁華就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