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商百億造鎮地標助攻 海線登漲幅王
台中海線近年被政府列為重點投資區域,包括台中海洋生態館、清泉岡機場擴建、三井台中港 Outlet 二期擴建,以及光田醫院向上院區及和商順利的中港加工出口區,近萬就業機會,帶動海線 6 年激增破萬人口,房市交易 5 年增 8 成,去年房價漲幅更一舉躍居台中第一。台中港特區,擁有「海港、空港」雙港計劃優勢,生活機能逐漸到位,加上鄰近的沙鹿區房價漲幅已高,在比價效應下,吸引購屋族陸續湧入,讓區域房市在利多、買氣與新推案帶動下,漲幅直逼 15%,成為去年中部房市的「漲幅王」。
區域仲介分析,清水成為漲價王的關鍵,是最早搶進台中港特區的「造鎮王」遠雄,連推 8 期逾 140 億、共 2,600 戶的「遠雄之星」,重現「造鎮奇蹟」所致,讓海線成為的超級大磁鐵,在 1 字頭首購產品即將絕版的台中房市,磁吸買盤湧入,同時也帶動富宇、櫻花、長虹、春虹、協和、聖璽、聚力、佳福、和唐等上市櫃建商與在地建商蜂湧進海線推案。
遠雄房地產副專錢儀峰表示,遠雄不單進入最早,更是規模最大、地段最好。遠雄在廣達 117 公頃的台中港特區擁有 1.2 萬坪土地,且距離三井 Outlet、清水國民運動中心僅 5 至 10 分鐘車程,複製林口、三峽造鎮經驗,讓「遠雄之星」系列憑藉「1 字頭單價、低總價、高 CP 值」三大亮點,深受首購家庭青睞。
接續「遠雄之星 8」在今年年後完銷的氣勢,第 9 案「遠雄幸福成」,預計第三季進場,位於八德路與八德二路,基地面積達 6,782 坪,預計打造區域最高 8 棟 28 層樓高地標建築,總銷約 140 億元,是遠雄在台中海線最壯闊的作品。同時,為因應疫情前湧入的詢問熱度,現階段現場也導入線上預約、分流賞屋的貼心服務。
台中海線的交通機能完備,具備海空港、國道 3 號、台 61 線等聯外道路完善等優勢,通過特五號道路(中科西南向聯外道路)連接海線與中科,即將於 2022 年完工;除了規劃中的大台中山手線外,台中捷運綠線日前已重新通車,藍線及橘線機捷的規劃備受期待。
岑泫希 wrote:
台中的山海屯區的發展(恕刪)
發展慢跟歷史有關
台中是日治時期接手後才正式起飛的
當年來台打勝仗時比較有錢建立台中州,也就是現在的東南西北中區這些舊城區,這些舊城區又是從當時清朝手上接下來的官有地,整治河川規劃棋盤式街道,海線、山線還有屯區那些當時都屬於周邊小區域像是沙鹿街、清水街、梧棲街這些,日治後期海線有新高市計劃,把沙梧清龍四個區域合併作為新高市,擁有漁業、工業、商業功能的新高港,我記得我以前有看過當時的規劃,以梧棲為中心,發電廠規劃在大甲溪出海口那帶,全區鐵路相當發達總共有6條鐵路,終點匯集到沙鹿後火車站(現在的沙鹿重劃區),不過當時在打二戰,沒錢又打輸所以這個計劃告吹了,但是今天依然可以在梧棲、清水找到日治時期的古蹟,像是木造學校、警察宿舍這些都還保留的不錯
後來中華民國後來接手後改行政區,當時改縣治,當時就清水和豐原在爭,當時清水海線人口比山線多,被豐原吵一吵後來縣政府就設立在豐原,直接從豐原鎮變豐原市,清水那時就走下坡了
房價糕點,蒸的丸子
柴可夫大公雞 wrote:
發展慢跟歷史有關台中(恕刪)
日治時代末期本來打算把計劃合併清水、梧棲、沙鹿改為新設的州轄市,預定面積有12500公頃,市街面積3600公頃,同時並打算在梧棲街建立一個具備漁港、工業港、商港功能的新高港,但因為二次大戰時日本政府已經沒錢,所以這計畫才開始不久就終止了。現在的台中港以及台中港特定區都市計畫基本上都是在日本人當年的藍圖上去規劃。
ab.jpg)
在清代時期,福建跟台灣貿易頻繁,所以台中的五汊港(梧棲港)、龍井塗葛堀港(麗水漁港)當時不但是台灣南北海路的中間點,同時也是台灣前往福建的門戶,因此海線當年較山線繁榮。日治時期,日本人為了侵略東亞跟東南亞,作為南征基地的高雄港吞吐量逐漸超載,加上日本人開始開發大甲溪水利資源、佔領福建省,因此認為應該開闢新高港(台中港)來支援高雄港以及與福建往來,所以當時海線的地位仍比山線重要。
直到民國政府時期後,1945年把日治時期的台中州拆成台中縣、台中市、彰化市、南投縣,所以在1950年就爆發了清水跟豐原的縣治之爭,當年清水人口比豐原略多數千人,海線人口比山線多十萬人,本來省府是打算將台中縣府設在清水。直到1952年開闢省道縱貫線(台一線)時,在台中的路線仍然選擇走海線,其考量即是認為海線比山線繁榮。
後來山線超越海線的關鍵點在於:
1、五汊港淤積嚴重
2、海線主要透過與福建貿易致富,但國共對立造成海線無法與福建通商
3、木材加工在1950年代成為政府賺取外匯的重要出口品,所以東勢豐原地位更重要
至於大里太平的屯區,則因為省政府設於南投中興新村後,屯區成為全省進出省會的咽喉。加上省政府有意扶植台中市與台北高雄兩個直轄市抗衡,因此台中市的發展速度遠超過基隆、新竹、嘉義、台南,民國64年台中市人口超越老牌府城台南市,而靠近台中車站還有舊市區的大里太平,也就在這兩個歷史因素下迅速崛起。
在民國80年禁伐以後,豐勢的林木業也一落千丈,加上後來的921地震、縣市合併升格後,豐原的地位也大不如前,基本上就是走入清水鎮當年的窘境。
其實從這段歷史來看,山海屯的發展跟政府政策有很大的關係,政府的重點產業在哪裡、政府的重點發展區域在哪裡,哪裡就會有人口聚集、就會繁榮起來。
那麼,現在政府要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要大力扶植離岸風電,那麼台中哪個地方同時離半導體廠跟離岸風電都很近的,該地就會發展起來。至於是台中哪裡,這應該不用多說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