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台灣大道蓋高架道路

為什麼不在台灣大道上面蓋高架道路?每次只要經過台灣大道就會罵一次,真的受夠了!還有在東海附近常常被左轉車輛佔了大概三百公尺長!住中科那邊的人也太多了吧!
2019-01-02 10:46 發佈
近期我跟內人也在討論這個問題
中港路每逢上下班或假日就是塞爆...
從東海別墅開到交流道就堵了一個小時...
感覺需要一個建設來疏通一下
不大可能
臺灣大道兩旁居民及店家馬上反對
蓋地下捷運比較可行

ponyhat wrote:
為什麼不在台灣大道上...(恕刪)


如果是我,我會蓋地下化的快速道路、順便地下捷運,平面直接變人行道、自行車道、露天咖啡座。
我覺得坐快捷公車真的比開車快很多
ponyhat wrote:
為什麼不在台灣大道上...(恕刪)
可以從東海大学附近蓋纜車飄到巿區,舒解一下
其實整條中港路的公車真的比開車快又方便,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塞車?
ponyhat wrote:
為什麼不在台灣大道上...(恕刪)

因為台灣大道分隔島中央有很多都是私有土地,現在是既成道路供公眾使用,依照大法官會議解釋,政府需徵收補償,這也是老胡的BRT候車亭不蓋在道路中央而是蓋在兩旁的原因。
這問題很久以前就討論過了,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環境影響評估一定過不了。

現在環評法規比起數十年前嚴格很多,如果現在台北才要蓋建國高架橋的話,
想必環評也是過不了。

不過,如果可以跟建國高架橋一樣,從高速公路一直延伸到過了文心路(至少),

沿路再設幾個出口,對塞車問題一定大有改善。
想多了待過台北就知道,下不了交流道也沒用,會下交流道的通常是要轉彎了,不然就在上面繼續直行就好,所以會有大量車輛下交流道後快速切往外線道,上面想要下交流道的又會想插隊,塞滿兩條線,然後就會變成上面是停車場,下面維持一樣塞,這會造成友善汽車的幻覺,導致公共運輸使用率下降,這是為甚麼台北拆忠孝橋引道後意外的交通順暢原因,原本只是為了市容,意外紓解交通~

如果說BRT高架,所有公車都上去,月台站體就像高速公路避車彎就好,再加個橫跨兩邊月台的遮雨棚兼隔音牆,不就是很省成本的捷運嗎?如果運量大,自償率夠高有賺錢了,賺夠了再升級成鐵路用,不就可以降低舉債,還可以確保公共運輸發展。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