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山手線重點分4階段:
(1)成追線(3億):2.2KM的成追線雙軌已經即將完工。單軌改雙軌,避免會車,增加了1倍的區間車次,縮短行車時間,海線居民到新烏日火車站轉乘捷運綠線、高鐵更加便利,也可以到達台中火車站。
(2)大慶到烏日高架工程(62億):這段和捷運綠線幾乎是平行,高架後交通會更加便利,但看不出迫切性。
(3)海線全線雙軌高架化(626億):雙軌增加火車班次,海線居民出行更加便利,對海線長遠的發展,有其必要性,但是全線高架有沒有迫切性?許多縣市人口最密集的山線都沒有全線高架了。
(4)甲后線(273億):串接后里到大甲,后里人口54,682,大甲人口77,697,合計13多萬人口,有多少人到后里或大甲搭火車往來兩地?何況13KM的路程,開車或坐公車,坐車到火車站買票等火車更加便捷。
山手線除了海線雙軌外(高架?),顯得更加沒有迫切性。

捷運藍線
第一階段(981.47億):從台中港→沙鹿火車站→途經4所大學→台中工業區→2間大醫院→朝馬轉運站→台中市中心→台中火車站→台糖生態公園
第二階段(750億):台糖生態公園→中興大學→大里區(21.1萬人核心地帶)→霧峰區(6.55萬人核心地帶)→立法院中部辦公室→跨縣市到草屯(9.8萬人核心地帶)→中興新村→南崗工業區→南投市區(縣議會、縣政府)

一條山手線的經費可以蓋一條捷運藍線,哪一條對台中市最迫切,相信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或許山手線對20或30年後的台中市有很大的加分效果,但是捷運藍線兩階段對台中市未來10年的交通發展和串接南投縣,具有更大的效益或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