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況:
a. 依據現行政策執行進度
b. 完成與捷運綠線系統整合
c. 逐步達成捷運路網規劃
d. 新市長經濟發展訴求及軌道續推等政見
因此:
1. 臺灣大道BRT早就回不去了
2. 臺灣大道MRT非做不可
建置大眾運輸系統是符合經濟發展重要一環
經由獨立路權的軌道系統快速兩地往返
我們及我們的下一代在就學就業 消費娛樂...就能更有效率達成目的
在這相對成果中
民生要求上也能成就大眾省去購置私家車壓力
減少私家車就是減少空污問題
是無論經濟及環境 這是所有大城市都該追求的目標
但講美好願景沒用 要逐漸完成路網才有用
因此像現在台北市 已經逐漸實現私家車不是代步主流
更別說什麼 東京 首爾 北京 這些早早發展 複雜到爆的地鐵系統
對 人家是首都 只是誰講什麼遷都台中?!
沒關係 回到現實面
反正台中會不會建構路網不知道 也當然路網非MRT不可
但至少目前台中缺乏東西向A型路權軌道運輸串聯
所以第一步正在進行的藍MRT不繼續走就不會有路網
而現階段 台灣大道早就有這種資格和需求(不然核定MRT幹麻 可行性研究可以玩假的?)
因為 不要公車專用道佔掉兩個車道造成擁擠 這就是需求
當公車上和公車站都是人時 就是需求 (所以別拿跟高雄比!)
磁吸效應 人口移入 這是最大需求! (所以別拿跟高雄比!!)
總之物換星移 要怪東怪西都可以
但 "要蓋藍線MRT" 是在中央通過可行性研究後
就已經注定了!!
就已經注定了!!
就已經注定了!!
所以以現在台中的發展前景需求 和現實藍MRT進度
再配合綠線軌道機電及維修系統 台灣大道實現立體廊道已成定局
地方必須配合中央前瞻款項 依進度執行辦理綜合規劃 而且是立刻 馬上
這無論對環境空間 區域發展 經濟效益 甚至城市景觀視覺 都是向上提升沒有異議
而當中TOD規劃 場站土地開發... 要怎做隨便 快做就對了!!!
媽媽市長如有決心 就任後就該逐步依程序朝動工方向前進
就算在兩年的預定時程無法順利完成綜合規劃 環評...都沒關係 要推就對了
別再用什麼沒經費 浪費錢 舉債來拖延...
台北新北沒舉債嗎? 桃園台南高雄沒舉債嗎? 當然都有 多少而已
就看台中建設要用 "為了下一代不要舉債" 還是 "為了下一代投資前景" 的做法而已
但記得
當其他城市都還在努力爭取捷運時 台中如果把好不容易到手的藍線成果又給它推出去
恭喜自己 原來第二大城可以是這種格局
(原來我們成就了柯P講的: 鄉下要有鄉下的樣子 不是每個縣市都要有捷運!)
也別講台北市都在還錢 (是不是要先問之前為什麼要欠人家錢?)
台中跟台北比? 但台北是因為發展成熟飽和
簡單來說就是你家公寓老早就蓋好了 上上下下都裝潢好了
因為蓋的很漂亮 所以人都住滿來付房租了
所以該投資的差不多了 還要多花什麼大錢? 還錢剛好而已
更別說 台北市近年人口是發展停滯
更別說 台北每年可以比台中多領中央多少錢?!
但台中呢?
人口還在增加 車還在增加喔!
人口還再增加 車還在增加喔!
許多建商(不對)建設還在等喔
知道單元一二 三四五 什麼11 12 13 14期 很快吧
超簡單 74環內重劃全達成了
...但電梯都裝了嗎?
這些地方能塞多少人 知道嗎
願 一個偉大的城市 有偉大的建設... 以上
至於過渡用的"BRT" 真的不用跳針不用想了 至少臺灣大道是這樣
因為它本身就是短期方案 而且重點: 就只是比較快的公車 從沒BRT過
中國國民黨籍台中市長當選人盧秀燕今天表示,台中山手線的經濟效益很低,耗資千億,興建並非當務之急;捷運綠線的功能強太多了,將儘早將捷運綠線完工通車。
盧秀燕指出,山手線的經濟效益很低,建構經費要花新台幣1千億,整個環台中市要花2小時,將來民眾搭乘意願會很低,現今台中市道路系統做的不錯,南來北往最多只要50分鐘,誰要做2個小時車程到達目的地。
她說,捷運綠線的功能強大多了,因還在興建中,還沒結算,但不過花600億,寧願把經費保留下來,做更多的捷運,儘早把捷運綠線完工,將來還要做捷運藍線、橘線等,更符合民眾期待,山手線並非當務之急。
另外,針對優化公車專用道是否改回BRT,盧秀燕表示,因有爭議性,市民意見分兩派,不必消耗在此處,當務之急,先將捷運綠線完工通車。
八月二十 wrote:
大家都是因為期待BRT重建才投給盧秀燕的
而林佳龍也是因為廢除BRT才敗選的
等盧秀燕上台後,廢除蚊子MRT,恢復BRT,才是符合民眾期待
範圍最大的當然就屬原市區的"台中市都市計畫"
再來就是次大的"台中港特定區計畫"
都市計畫就是計劃未來
台中市都市計畫已算完成等待成果 再來就是台中港特定區
因此首要就是利用藍線捷運及將來生活圈4號到西濱 來串聯兩大片都會區
別怕人口填不滿 (不然何必劃那麼多)
台中市區不用說 招商投資環境繼續做好一點 自然住商工休閒娛樂就更多元完善
因為以台中的核心地位 其磁吸價值絕對沒有其他都會比的上
再來台中港區因大度山長久以來就是封閉自成一區
海線人過不太去市區 也市屯區人本來就不太會來海線
然而國際港口本身就存在工商發展條件 接下來還有觀光產業在慢慢升級
所以捷運不到港區住商核心 不到臨海觀光第一線就沒意義 相對的人也就不會來
因此這些都是讓捷運核定到台中港的原因
只要把大眾運輸藍捷跟剩下的快速道串好方便流動
磁吸就是加乘功效 更別說容易帶動這邊的投資 就業尤其是觀光發展 更增加稅收
可以去問問 是不是很多從市區來台中港工作的? 為什麼要來? 為什麼要那麼累?
也可以去問有多少外縣市的人在台中港工作? 然後他們是不是不願意住海邊?
要知道 不想住海邊 又嫌市區遠 所以這個工作再看看的不是沒有
更別說 嫌太遠 交通不便 市區民眾來海線遊憩意願不高
但如捷運一到 投資就業跟消費 就會是一種有形跟無形的信心
因此 如果兩邊建設串聯越完善方便 以海空兩港優良環境
投資自然就多 人就越吸越多 對整個大台中都好
過去政府開了港也不與地方政府合作 擺明就是"阻止"及漠視台中港區發展
如今屯市區人口成長率皆已逐漸達標甚至超標 但擁有聯合國規劃的完善都市計畫 台中港特定區卻50%未到!!
但沒關係台中港等了40年 也等市屯區發展逐漸完善! 也指標藍線也好不容易核定了!
所以時機已到 新市長必須依進度努力進行及爭取台中藍線捷運"台中港"到"台糖生態公園"共"18站"的第二階段綜合規劃核定及招標及開工
別以為遷什麼管線就是開工! 4年內沒成績沒結果一樣下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