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文心路因為施作捷運綠線工程,路面年久失修,被網友評為「爛路王」,近期捷運施工進入尾聲,市府展開道路改善工程,除了路平之外,更強調人本空間概念,試圖翻轉文心路的負面形象。
文心路人行道改善工程總長度20.4公里,將原本3公尺的人行道向外拓寬2公尺,其中的1.2公尺配置自行車及行人空間,為行人與自行車營造安全、舒適的動線,並且落實淨空原則,全線人行道禁止停放機車,確保行人暢行無阻。
市府拋出上述規劃理念後,許多民眾引頸期盼,畢竟行人空間受阻的情況已被詬病許久,如今能有長達數公里的行人專用空間,對台中市而言可說是一大進步;不過也有人認為,文心路沿線商業活動頻繁,停車需求龐大,尤其是機車通勤族更需要停車空間,若人行道禁停機車,勢必非常不便。
最終,整起工程仍以人本概念施工,林佳龍視察也肯定改善成果,並當場宣布,將擴大使用於全市,打造都市人本道路環境;但市府對於因應停車需求的配套措施不足,文心路部分人行道近期再度出現機車停放現象,若相關問題無法解套,要擴大推動人本環境,恐怕白費工夫。
文心路沿線辦公大樓、商家眾多,有高度停車需求,在施作捷運工程前,沿線多有劃設汽車停車格,但捷運施工後造成路寬縮窄,路邊車格全面塗銷,當時甚至一度引發民怨,顯見文心路的停車供給一直是棘手問題。
如今市府將文心路定調為人本示範道路,人行道禁停機車,因此,除了劃設路邊汽車格外,也必須增設機車停車格,以供給機車停放需求,但車格數量供不應求,開始產生汽車占據機車格、機車再度停放人行道的亂象,人本道路於焉破功。
市警局交通警察大隊陪同林佳龍視察時,當場允諾將派員加強巡邏、宣導,避免人行道再有機車停放,林佳龍也曾公開要求市府相關單位持續管理,不能因少數人的方便讓都市整體發展混亂,「如果不能維護戰果,就乾脆別開戰場了!」
但市府團隊人力畢竟有限,無法時時刻刻取締、巡邏,最根本之道應是充足停車空間供應,否則相關亂象只會層出不窮。
文心路沿線許多里長對於市府的改善美意多給予肯定,但停車配套卻仍然是大問題,因為儘管路邊已有部分路段恢復停車格,但機車與汽車停車格的比例懸殊,上班族在文心路上沒車位可停,紛紛進到社區內停車,反讓居民沒有停車位,市府在停車供給的配套方面,還有待完善。
對於文心路改善後的停車問題,市府交通局長王義川曾表示,汽、機車停車空間市府都有適當規劃,在接近集合式住宅周邊以機車格為主,商業及辦公大樓路段則以汽車格為主,落實「先供給、再管理」原則,加上垂直路段的停車空間,「與原本的可停車空間差不多」,長期而言,未來捷運綠線通車後,文心路大眾交通便利性提升,有助紓解通勤交通,也可望減輕停車需求。
不過,局長言猶在耳,卻仍然出現停車亂象,「維護戰果」成為市府巨大挑戰,畢竟稍有不甚、引發民怨,恐怕連帶影響市長選情,未來若有意擴大實施,該如何平衡「人本環境」與「汽機車用路人的便利性」?也考驗市府的施政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