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有錯誤說法指說「綠川水質提升是引自來水,還加蓋掩飾汙水。」對於不實的訊息,我有必要說明清楚,不然對辛苦的同仁與工程團隊並不公平。
綠川整治,從發想到落實,「引自來水」從來都不是選項。要整治,就要先處理汙水,這也是為什麼高達7成整治經費都是用在「水質改善」。汙水先經由礫間處理,濾除汙染物後才排入河道。
而綠川之所以要向下挖深,則是為了保護有110年歷史的中山綠橋。現在向下埋設箱涵,增加一倍的通洪斷面,讓大水可以「鑽」過橋下,讓古橋免於洪水沖刷。這些工程看不見,卻是同仁花費最多心思的地方。
得先有了這些工程,才有後續的環境整治;綠川的掀蓋,若能讓中區重現生機、擁有更多活力,同仁的一切心血,就有意義。
#綠川
#看不見的良心工程
-----------------------------
個人覺得林市長這文的國文造詣真的很強
引自來水從來不是選項,也沒否認是自來水
否認掩飾加蓋污水說法,反而說這工法好棒棒
這到底怎麼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