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中市舊市區綠川水道整治, 讓人有煥然一新的感覺, 也吸引不少人去參觀跟話題,
這幾天西屯路弘孝路口, 精銳弄得Open Fun藝術村, 辦了些活動, 更讓人覺得此區有誠品
綠園道實力.
個人覺得台中市政府應該可考慮將台灣大道新光三越前下石碑溪至水湳經貿園區, 可因循綠川
模式整建, 理由如下,
1. 可將人潮由新光三越, 秋紅谷, 國家歌劇院經由步行引入逢甲, 公51公園, 水湳經貿園區,
或反方向由逢甲, 河南路引入七期, 所造成觀光效應與人潮應該比現在綠川效應更大,
人潮更倍增...
2. 公51的水資源處理中心, 已經將水淨化, 所以不需額外投資淨水設備.
3. 分散台灣大道交通壓力, 車潮可從中清交流道河南路, 人們因為景觀願意以步行方式從,
經由水道以步行方式進入七期逢甲.
4. 此處河道上步行地方比原來綠川完整, 不需大量施工, 初期也許只要清除雜草, 上面撲個人行道,
放些燈光夜景就可了.
5. 新政府新政, 不再被說是收割政績.
想了以上幾點, 已經濟效應來說, 我怎覺得台中市政府原來更應該開發此段, 而不是去救柳川?
只是古早時代的灌溉溝渠或是排水溝而已
現在主要作用,是作為都市排水系統,下雨時讓雨水有管道宣洩
跟淡水河跟愛河很不一樣
現在的龍政府明知道這一點,還是花了大筆的錢做景觀
柳川、台中公園都是例子,台中公園的水號稱要從旱溪引"活水"
結果被鄉民踢爆根本就是裝馬達抽地下水來的
柳川這回的整治,號稱是台中的清溪川
可是都沒提到做成那樣的柳川,不是只有花錢把工程完成就沒事
今後將要每年持續花錢維持,也無法預估遇到大雨時修復的費用
事實上清溪川的整治可以借鏡,但不宜照本宣科
首爾是首爾,台中是台中
當心沒那個屁股還吃瀉藥
--From wiki--
"當年參與清溪川整治工程規畫的首爾大學景觀系教授金晟均批評:「韓國人引以為傲的首爾市清溪川其實是一條沒有生命的人工排水道」並稱「這是一件相當政治導向的景觀工程」。清溪川80%的水都依靠馬達從漢江抽取,由上游往下游放水;清溪川河床採取「三面光」工程,過度的水泥化及人工化,並且鋪上不透水層防止滲漏至首爾地鐵;清溪川每年需要耗資至少700萬美元維持,一旦韓國政府預算不足,整治後的清溪川可能再度死亡。"
效仿「柳川」模式 台中打造惠來溪、潮洋溪親水空間
工作說明會簡報-惠來溪水系
內文搜尋

X